2000年12月3日,福泰隆广场开张,福泰隆超市同时营业。
“当初选择在二楼设立超市,一是为了丰富业态,二是因为当时那么大的商场,确实一下子无法用其他百货商品将其填满。”浙江福泰隆控股集团董事长方树安“坦言”。
9年过去,诞生背景如此“特殊”的福泰隆连锁超市,已成为福泰隆控股集团的主导产业之一,而且在与众多零售大鳄的贴身肉搏中获得快速发展,成为我市民族商业的一面旗帜———16家直营店,近8万平方米营业面积,3000多个就业岗位,连续多年列市区商业企业纳税第一。
“这体现了福泰隆超市作为本土商业品牌的勇气与责任。”方树安说。
学习:吸收外来优势
做百货出身的福泰隆人介入连锁超市,是从头学起的。
“开张前,我们在宣传中承诺我们的价格比其他商家低。结果,开张那天我们发现,边上那家超市的价格全改过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他们是连夜下调的,让我们措手不及,招致许多投诉。”这一经历不仅让方树安感到尴尬,更激起他的决心:要在学习人家的同时,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福泰隆连锁之路。
方树安一边加强内部人才的培养,同时开始聘请高级管理人才。半年后,现任福泰隆控股集团副总经理、福泰隆连锁超市公司总经理徐健掌管起连锁业务。
早在2003年,方树安就在企业内部多次强调:“外资企业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那时,他目标中的竞争对手早已不是边上的那家大型超市,而是外资企业。
2004年开始,福泰隆实施“三个百万元工程”:增加100万元投入用于增加员工待遇,增加100万元用于员工培训,增加100万元用于提升管理硬件。实际操作中,这三大工程增加的投入远远超过300万元。正是这些苦练内功的举措,“福泰隆”才有了扩张、调整的基础,才具备了迎接挑战的能力。
乐购、沃尔玛、世纪联华……每一家外来超市进驻金华,总会有人问方树安同一个问题:如何应对?他总是如此回答:我们不怕竞争,学习人家的长处,放大自己的优势。
顾客原先不能带包进入超市购物,但沃尔玛可以,福泰隆超市立即加以改进;福泰隆超市原先没有试吃的销售模式,沃尔玛在金华首先引入这种促销手段后,消费者也马上在福泰隆超市见到了请顾客免费品尝的食品。
不断学习已成为“福泰隆”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福泰隆”每年要投入几百万元为各级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如专业店长培训,营业员资格上岗培训,图书销售、药品销售、消防、生鲜等培训,以提升各岗位的服务水平。
创新:巩固本土优势
徐健说,在学习人家长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福泰隆超市最大的优势在于本土化,2001年推行的会员制将本土化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福泰隆超市的会员,除了可以享受购物会员特价和积分赠送,还可享受3年共计15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移动充值话费和购物抽奖旅游活动。
在去年举行的会员座谈会上,会员代表魏明说,2006年有位朋友遇上车祸,得知朋友买过福泰隆的会员卡,他就陪朋友家人一起向保险公司报了案,出院后没多久,福泰隆会员服务中心和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就通知朋友领取理赔金,一共是1.8万多元,医药费总共才1.9万多元。
像这样的保险理赔,至今已有2000人共办理理赔款超过500万元。如今,“福泰隆”会员已达20多万。
会员制不仅拉近了“福泰隆”与市民的距离,而且通过座谈、联欢、旅游等活动,“福泰隆”更好地了解了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有会员建议,福泰隆超市的服务水平应该再上新台阶。不久后,福泰隆超市服务中心便多了不少便民服务内容:类似针线包等许多居民家里都不一定有的小东西,在福泰隆超市服务中心随时可以救急,另外还有防暑降温等常备药品。禁塑令执行后,服务中心里准备了大量环保袋,顾客凭购物单就能领取。如今,为了应对甲流,超市购物车的消毒次数从原来的一天一次增加到两次。
有会员建议,后开张的江南主力店,布局有些局促,购物时有些不方便,应重新调整。不久前,江南主力店便完成了新一轮布局调整,增加投入上百万元,扩大营业面积1000多平方米,但没有增加多少商品种类,目的是为顾客提供更舒适的购物环境。
在会员服务上,“福泰隆”经常是贴钱的。但徐健说:“金华有句俗话叫会吃亏是福气,福泰隆做事情就是这么想的。”魏明的一席话则说明,当会员渐渐成为福泰隆超市的忠实朋友时,本土化优势将具有何等强大的力量:“我们必将以更多的关注和热情支持福泰隆,支持我们自己的超市。”
责任:实现多方共赢
方树安说,作为本土品牌,“福泰隆”的发展始终以金华为大本营,始终得到了金华市民的厚爱,因此,为金华解决更多就业、上缴更多税收、多做公益事业,同时与众多金华厂家共成长,就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吴樟福是义乌茶花日用品有限公司的经理。2000年福泰隆超市刚开张,他便成为福泰隆的供应商。“那时我的工厂只有五六个工人。9年下来,我公司目前已有五六十位员工,送货车已有10辆。在福泰隆超市的年销售额也从当初的不到20万元增加到如今的300多万元。福泰隆超市成为我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他说。
吴樟福还是许多国内外大型超市的供应商,但他说,最喜欢与福泰隆打交道。“他们的管理水平甚至超过国外大超市,诚信度尤其高,跟他们合作最放心了。”
大型零售业的发展曾经引来零售商与生产厂家的利益博弈,零售商向生产厂家各种名目的收费曾让后者不堪重负,使零售商遭受一片责骂声。但吴樟福说,福泰隆超市不存在这样的情况,该交的钱我们交,不该交的从来没有强制他们交。徐健说:“携手生产厂家共同发展,尤其是扶持本土生产厂家不断壮大,是本土零售商的责任。”
如今,福泰隆共有员工3000多人,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心系员工是福泰隆“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生动诠释。11月14日,福泰隆超市各连锁门店的300多名员工到香港澳门参加为期6天的旅游。平时,春季有登山,夏季有休闲游,丰富多彩的活动总是能让所有参与的员工玩得尽情尽兴。
“这是企业大家庭给予员工的一份真情关怀,企业是我们共同的家。”徐健说,零售行业人才流动性大,福泰隆超市则用待遇、福利和企业文化来留住人才。因此,福泰隆员工的社保“五金”、逢年过节福利发放等标准都在业内排名靠前。同时福泰隆超市注重员工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实现职业生涯规划。
2004年,“福泰隆”上缴税收468万元;从2005年开始,“福泰隆”每年上缴税收均超过1000万元,位列市区商业企业首位。
2004年,“福泰隆”捐资数十万元结对28名贫困学子;2005年,捐资50万元在婺城区罗埠镇建设福泰隆希望小学;2006年,捐资50万元建设农村图书室……近年来,“福泰隆”每年捐助公益事业的总额都在100万元以上,并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企业慈善基金。
据介绍,在未来两年内,福泰隆超市直营门店数量将达到50家;未来5年内,福泰隆超市将培育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供应商5家,5000万元以上供应商10家,2000万元以上供应商15家……
方树安说,作为民族商业品牌,本土超市的旗帜,福泰隆超市将始终立足市区,辐射周边县市,为打造浙中购物中心、推进浙中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努力。
(金华日报 邵雪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