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贺宝芙营养俱乐部:要当直销界7-11

来源:联商网

2010-01-19 11:06

贺宝芙在2006年开始推动营养俱乐部,截至去年底,全台有1,400多家店,若每间营养俱乐部都能复制一间新店,今年底就可达到2,800间的规模。

  贺宝芙从墨西哥市场移植到台湾的成功经验“营养俱乐部”,今年将有倍增计划,挑战全台店数2,800家,采取深入小区邻里的早餐店策略,誓言要当直销界的“7-11”。

  贺宝芙台湾分公司在2008年夺下台湾直销业营收排名第三大,今年7月将庆祝成立15周年,总经理陆莙函指出,今年最重要的策略是扩展营养俱乐部。

  贺宝芙在2006年开始推动营养俱乐部,截至去年底,全台有1,400多家店。陆莙函指出,若每间营养俱乐部都能复制一间新店,今年底就可达到2,800间的规模。

  她说,超商界龙头统一超商有4,700多家分店,加上市场还有其他超商业者,她认为贺宝芙的营养俱乐部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因为营养俱乐部的经营策略不只提供顾客早餐,还有小区分享的功能。

  她强调,今年展店数不要求快速成长两、三倍,将采取“质量并重”。当每家经营营养俱乐部的直销商都深耕小区,并增加各店产值,就能提升贺宝芙在台湾直销市场市占率。

  2008年贺宝芙在台湾直销业的市占率仅约9%,去年营收突破50亿元,陆莙函说,市占率肯定会超过两位数字。

  她说,今年营养俱乐部的经营策略会花更多心力在教育训练,让加入的新人能获得完善教育。因此将配合紧密的训练,并推出实习、考试等,过关的直销商才能开营养俱乐部。在严格把关下,她有信心能复制到2,800家店。

  陆莙函说,台湾分公司近五年来,每年营收都是两位数成长率,今年也很乐观。包含产品严管、营销、服务三大块,都会投注许多心力。

  去年贺宝芙的新会员成长率约25%,其中以事业导向的直销商为主。

  目前总会员数达12万人,含事业型的直销商及纯自用的消费型两块。

  陆莙函最引以为傲的是,直销商每天都吃自家产品,才能让贺宝芙台湾分公司的零售稳定成长。今年推出新品蔬果营养锭后,让她更有信心再创一波销售热潮。

  贺宝芙单店月绩 上看9.5万元 
 
  贺宝芙台湾分公司总经理陆莙函指出,台湾市场有很大发展潜力,贺宝芙在第四大市场巴西的每间营养俱乐部,每月单店营业额平均600美元至800美元,台湾却达2,500至3,000美元(约新台币7.8万至9.5万)。她希望营养俱乐部能深入大街小巷,要比7-11更像民众的好邻居。

  贺宝芙在台湾有90位总裁组的高阶直销商,人数在贺宝芙全球72个国家及地区中数一数二,这群业务能力超强的高阶直销商,平均月收入达80万至100万元。

  有位直销夫妻档张光汉与杨美琴,在全台有超过100家营养俱乐部,包含星马地区在内更突破200间。杨美琴说:“生意好的店,每月业绩平均上看一、二万美元不是问题。”

  分析贺宝芙营养俱乐部成功的原因,就是在店外的招牌、布条或DM上,都看不到贺宝芙或直销的字样,而是以健康早餐为诉求,如元气早餐、营养奶昔等,减轻民众的防备心,不少人因为喜欢喝加入不同水果口味的奶昔(营养蛋白混合饮料),成为营养俱乐部的会员,每天固定上门。

  有趣的是,这个让直销业者从虚拟通路结合实体店面的策略,最早是因为墨西哥的国民所得太低,民众连一瓶奶昔都买不起,让墨西哥的贺宝芙直销商想到用一杯、一杯每天卖的变通方式。

  杨美琴回忆起2006年,因墨西哥的营养俱乐部很成功,当时她虽然身怀第二胎,但仍和先生一起赴墨西哥考察,当地直销商所在之处,刚因风灾过后受重创,家园屋顶被掀起、马桶也毁了,但满屋子都是上门买奶昔的民众,因为当地每人每天都想要喝到奶昔。

  看到这一幕,让她更肯定公司的核心价值,就是把爱心和关心传到每个角落。回台湾后,她就决定开设营养俱乐部,把健康的价值传遍小区邻里。
  (经济日报╱记者陈怡君)

>

联商网APP
专业、深度、全面了解零售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