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明首次披露为什么离开太平洋百货

来源:王德明总裁

2002-06-27 10:42

上海太平洋百货的总经理王德明辞职事件及其后续发展,应该是近几个月来中国百货业的重点新闻了。从太平洋百货到大连万达,从上海到南昌,个性的王德明,一直沉默的王德明首次接受采访。联商网授权发表此访问。

南昌商圈目前已步入一个“多事之秋”,就在“25家供应商要撤出南昌百货大楼”一事尚未平息之时,又爆出一个特大新闻:大洋百货集团斥巨资入股南昌太平洋购物广场,南昌太平洋购物广场成为大洋百货集团的首家旗舰店,并看好南昌目前整体发展前景。
  南昌太平洋购物广场是王德明担任上海太平洋总经理时,以太平洋中国控股名义签署的加盟店。5月19日,被国内外媒体称为“商业奇才”王德明率众集体辞职,离开了太平洋百货,组建了大洋百货集团(万达集团持股40%、港资大型金融集团持股40%,以王德明为核心的高层持股20%)。
  南昌太平洋购物广场倾注了王德明的心血,也是他最钟情的一个店(他说过,在内地太平洋百货各店中,南昌店的设计和装修是最漂亮的。)南昌太平洋购物广场董事长贺凯敬为什么要跟随王德明?南昌太平洋购物广场为什么会成为大洋百货集团的旗舰店?上海“集体离职”事件与南昌太平洋购物广场有何关系?一时间,南昌太平洋购物广场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我没有神秘潜入南昌”
  有可能在南昌八一广场开第二家分店

  6月21日,王德明见到记者时,说的第一句是有一件事情需要澄清。前不久,有南昌媒体的记者从网上看到有关他辞职离开太平洋百货的报道,便不负责任地写了一篇《王德明神秘地潜入南昌》的新闻,误导了读者。
  他称这位记者过于聪明,没有采访到他,便从网上的文章来判断他潜入了南昌。这篇文章的标题用了“神秘地潜入”几个字,意味着他溜出了跟贺凯敬(南昌太平洋购物广场董事长)合作的团队,然后又神秘地潜入南昌,说明他是大连万达集团总裁王健林派来筹建南昌八一广场万达购物中心,目的是对付南昌太平洋购物广场。这篇发表在头版的文章显得他行踪诡秘,另有所图。
  他还阐述了与大连万达的关系:“网上有一些文章说我投奔了大连万达,‘投奔’两个字用得不准确。我离开了太平洋百货,创建了大洋百货,是大连万达和港资大型金融集团共同投资于大洋百货。”
  他还说,大连万达在南昌八一广场边上有投资,大洋百货集团不排除在南昌八一广场边上开第二家分店的可能。如果在八一广场开一家分店,再加上中山路上的太平洋购物广场,他预言南昌有些商家前途就难测了。

  一口气能演讲17小时
  刷卡之初“站岗”三个月

  前不久,王德明在南昌太平洋购物广场开过一个会,说来让人不信,一个会的时间长达17个小时,他在会上一个人一口气讲了17个小时,一个晚上没有睡觉。会议结束后,有些本地员工体力不支,被送去医院打吊针。
  王德明体力非常好,精力过人。他锻炼身体的方式是工作,他的兴趣也是工作。据说他担任上海太平洋百货总经理时,每天早上都要带着高层管理人员站在店门口迎宾。一位长期跟随在他身边的台籍高层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一件事:上海太平洋员工上下班刚实行刷卡时,管理有些混乱。王德明上下班每天站在刷卡的地方,这一站就是3个月,直到员工适应了这个制度。

  “集体离职事件”继续升温
  从太平洋百货跳槽到大洋百货的台籍高层由20余人增至100余人。

  原太平洋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上海太平洋百货总经理王德明5月19日率20余名在沪的台籍高层管理人员,集体辞职离开了太平洋百货,创建了大洋百货,在国内百货业引起了强烈震动。这次“集体离职事件”目前还在继续升温,从太平洋百货跳槽到大洋百货的台籍高层管理人员,由20余人增至100余人,范围扩展到了台湾太平洋百货各店,台湾太平洋百货总部也出走了一些精兵强将,太平洋百货面临着管理人员断层的局面。这是大洋百货总裁王德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的。据他说,这还是第一次向外界提起。
  他还透露,跳槽的还有负责设计太平洋百货的欧克斯团队,他们在台北设计的太平洋百货卖场是很有名的,这次也跳槽到了大洋百货。今后大洋百货的发展离不开他们。
  记者采访到了“集体离职事件”的一些台籍高层管理人员。他们都称跳槽的主要原因是受了王德明工作精神的感染,都愿意跟他出来开创自己的事业,而跟他共过事的人,都会受到他的这种影响。
  王德明离开上海太平洋百货后,上海徐家汇其他百货店有没有受影响?上海徐家汇商委一位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徐家汇商圈如今已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商圈,上海太百洋“集体离职事件”,不会影响到商圈内各商家的格局。

  首次披露为什么离开“太平洋”
  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事业的成就感最重要,我有信心创建全中国最大的百货公司

  6月21日晚9点30,是记者和王德明约好采访的时间。他嗓门特大,人还没进门,声音已到屋内。他刚和南昌市委书记吴新雄见面回来,显然还没吃晚饭,茶几上的一盘三明治被他几口吞下。
  记者跟他并不陌生,前不久,他和南昌百货大楼董事长左井林的见面就是在记者的促成下完成的。一个多月没有见他,他已经成为国内外媒体追逐的对象。他称目前是在内地最红的时候,连他下飞机,都有记者前后堵截,这让他尝到了做新闻明星的味道。
  引起国内外媒体关注的是他率众集体辞职,离开了太平洋百货,创建了大洋百货。他的这一行为,让海峡两岸百货业一片哗然。9年来,他已将内地太平洋百货的营业额由1.8亿提升到40多亿。在台湾已经成为一个祖国大陆商界成功的典范。
  王德明对记者说,“集体离职事件”发生后,他没有接受任何一家媒体记者的采访,今天是例外。
  记者对王德明有太多好奇,他在“太平洋”干了15年,为什么会离开?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跟随他?他的个人魅力在哪里?他为什么要和王健林合作等等?

  ●我选择支柱,肯定是王健林,不作第二人选
  ●我与我的团队出来创建大洋百货集团,是由王健林投资的。

  记:王总裁,你辞职离开太平洋百货后,为什么会选择和王健林合作?
  王:全日本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JUSCO是怎么成功的?告诉你,在它后面有两大支柱,商品不动产和三菱银行。全世界大的百货零售公司要扩充,如果背后有两大支柱,可以所向无敌:一是绝对大型的不动产公司;二是绝对大型金融机构。
  2002年中国有两大不动产公司。一是民营的叫万达,另一个是国营的叫万科。北有万达,南有万科。万达是王健林用13年时间打造的不可思议的奇迹事业。大洋百货集团的创建要我选择支柱,不作第二人选,肯定是王健林。我和王健林有一个共性,都是工作狂,反应绝对快,人绝对聪明,有绝对的事业心。王德明说2005年前要做全中国第一,王健林说2010年要做全世界第一。我觉得我说这话了不起,可王健林说的比我还大。
  记:听说你和王健林开会都爱拍桌子,有一次开会,你们抢着拍桌子。你和王健林都是火爆脾气,如果工作中有摩擦怎么办?
  王:我们约好了,开会都不再拍桌子了。王健林将专心做房地产事业,把大洋百货完全交给我及我的团队来专业操作,不加干涉。能做到这点很了不起。他与我专业分工。合同也写得很清楚:完全授权给总裁王德明,负责大洋百货集团事务。半个多月了,王健林还没有打一个电话找我。
  内地的民营企业家已经非常成熟了,比台湾大事小事都要表示意见的企业家好多了。年轻人要听我一句话:千万不要参加台湾的家族企业,赶快投效内地民营企业。我这次不是投效民营企业,而是被投资,我与我的团队出来创建大洋百货集团,是由王健林及港资大型金融集团共同投资的。
  记:台湾的家族企业不如内地的民营企业,能否详细阐述一下?
  王:台湾家族企业的领导人,都是上一代的企业家,优点是节俭勤劳,缺点是刻薄寡恩,全台湾的家族企业都一样。内地的民营企业是90年代以后才有的,虽然产生晚,但在学习过程中,直接学习到了现代企业的优点,即多劳多得,多赚钱,多分红。内地的民营企业家是这样认识的,所以前途一定超过台湾家族企业家。

  ●凡是在上海流行的商品在南昌销售业绩都落后
  ●南昌人对品牌认知度低

  记:南昌太平洋购物广场是大洋百货第一家旗舰店,这个店的前景如何?你如何看待这个店第一个月的业绩?
  王:1993年“太平洋”进入上海徐家汇,第一年营业额是1亿8千万,每个月营业额在1500万到2000万之间,南昌店5月份营业额是3000万人民币,交税413万元,税前利润230万元。在上海徐家汇开业第一个月,营业额不过2000万,税前利润104万元,交税20万元。假如2002年的南昌等于1993年的徐家汇的话,那南昌店远比上海店运作得好。我们对于南昌店的期望是这样的:它有2年适应期,2年后肯定在南昌做百货业的龙头企业。
  记:如果沃尔玛和家乐福进入南昌,会不会对南昌“太平洋”有影响?
  王:沃尔玛和家乐福跟“太平洋”是不同的企业。在国内很多人将三家视为相同的东西,这是根本错误的。商业零售有两大系统,一种是贩卖家庭的生活用品,沃尔玛、家乐福就是属于这种;而太平洋百货属于流行的东西,流行的商品才是都市文化的橱窗。没有一个世界著名城市在黄金地段设置生活的量贩店,沃尔玛和家乐福是量贩店。这两种店不能比较,就像西餐厅和中餐厅比谁的菜做得好一样,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记:你觉得南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如何?
  王:从南昌“太平洋”第一个月的业绩来看,南昌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很正常,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凡是在上海流行的商品在南昌销售业绩都落后,这些品牌在上海都是排头领先的,而在上海三流四流的商品,在南昌的销售业绩都不错,这说明将来需要大量的宣传和介绍,提高南昌人对品牌的认知度。?
  记:在上海众多的外资百货店中,有不少因水土不服铩羽而归,也有仍在亏损中煎熬的。在上海的众多外商和台商百货公司中,太平洋百货是惟一赚钱的,太平洋百货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王:首先,上海“太平洋”的成功与经营者的营销概念和营销基础有直接关系。据我所知,全中国的百货公司的老总,除了我没有一个在广告公司工作15年的。经营者的营销观念、营销基础、营销能力是事业的起点。
  第二,明确的定位是成功的另一原因,太平洋的定位在于流行,要求有当年当季最流行的款式、颜色、设计。
  第三,太平洋百货带来了大量百货经营的观念,这是全国同行共认的。每天到太平洋参观的同业超过20家,我离职后,这种现象也没有了。外来的百货,都向“太平洋”学习,凡学习到“太平洋”内含的,基本上都成功了,听说南昌某大店在装修方面要努力地向“太平洋”学习,我担心会得“太平洋病”,只学到“太平洋”表面的东西,没有学到“太平洋”的内涵。

  ●全中国除了我没有一个百货公司老总在广告公司工作了15年
  ●南昌某大店得了太平洋病

  记:大洋百货的经营理念是否是太平洋百货的经营理念?
  王:太平洋百货的经营理念不是我设置的,是来自台湾的。但是太平洋百货到内地后,经营手法是我定的,营销策划和营业气氛是我定的。但它的企业文化不能说是我定的。大洋百货集团的企业文化是想让所有有能力的对百货业感兴趣的年轻人有发展,经营理念是保留太平洋成功的经验,希望做得更好。
  记:为什么要选择贺凯敬做大洋百货集团总监?
  王:贺凯敬具备了国外生活的丰富经验,对国内环境有很强适应能力。他战略思想强。我在内地十年,像他这种人,我还是第一次遇见。我们团队缺乏这种人才,我可以预言,将来唯一能够做得比我好的,可能就是贺凯敬。

  ●“太平洋”的经营理念不是我定的
  ●内地“太平洋”的经营手法、营销策划、营业气氛是我定的
  ●我是O型血天蝎座的人
  ●历史上著名的英雄和土匪很多都是O型血天蝎座的人营业气氛是我定的

  记:你怎样看待自己的性格?
  王:我是O型血天蝎座的人,这种人百折不挠,事业心强,体力好,不怕困难,是个工作狂人,他不下班,认为别人也不需要下班,他不累,认为别人也不累。凡是他的员工生病的一律都倒霉,因为他要求严格。他年纪最大,干劲最足,冲在前面。开会是他讲得最多,事情是他想得最多。为什么他的手下会生病呢?他的手下体力跟不上他。他可以带头干,所以有权力说,别人才服他。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跟着他出来打天下呢?说明他有非常强的人格魅力。历史上著名的英雄和土匪很多都是O型血天蝎座的人。

  ●我为什么要疯狂地奋斗
  ●我信奉的座佑铭有6个字

  记:你最崇拜谁?什么人对你影响大?
  王:我是无神论者,无神论者不会认为谁对自己影响大。我是有梦想的人,我太太是台湾最大的家用品贸易公司驻内地总经理,但我无儿无女,衣食无缺。我为什么要疯狂地奋斗?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事业的成就感最重要。可供自己发展的舞台越大越好。我有兴趣、有信心创建全中国最大的百货公司,如有可能,希望创建全世界最大的百货集团。如果有机会的话,如果有体力的话,如果有命的话,我会一直干下去。古今中外,凡是O型血天蝎座的人都有这种血液。
  记:作为企业总裁,你认为你具备什么样独特的个人魅力?
  王:应该是人格魅力。我有6个字的座佑铭:廉政、勤政、绩效。作为企业家,要做到廉政、勤政不够,还要会赚钱。如果会赚钱,但会贪污也不行。如果你会赚钱,但不能以身作则,带头勤政,这也不行。如果说我会成功,我是信奉这6个字。

  王德明简历
  1948年生,原籍南京,出生在台北,主修数学,在台湾最大的广告公司联广工作了15年,并成为联广公司晋升最快的经理。在太平洋百货工作了15年,前5年,担任了太平洋百货集团总企划,后10年被派往祖国大陆,担任了太平洋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上海太平洋总经理。

  两公司在中国内地发展百货业部署

  台湾太平洋崇光
  太平洋中国控股公司
  ●美资卡奈尔公司持股40%
  ●台湾太平洋崇光持股60%
  中国内地分店:
  上海3间、成都2间、北京、重庆等7间
  北京、大连今年底开幕

  大连万达集团
  大洋百货集团有限公司
  ●万达集团持股40%
  ●港资大型金融集团持股40%
  ●以王德明为核心的高层持股20%
  大洋百货拟设据点:
  福州、苏州、南京、武汉、泉州等5间今年开幕
  天津、沈阳、长春、厦门、宁波、哈尔滨、南京二店、温州等店明年以后设立

>

联商网APP
专业、深度、全面了解零售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