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采配,以销定购"的JIT式经营--海鼎简报

来源:联商网

2011-09-02 08:42

门店销售好的商品缺品率居高不下怎么办?一些结构性、敏感性商品在门店总是缺货怎么办?一些销量不佳的商品长期积压怎么办?库存积压造成门店间库存调拨频繁怎么办?由于门店店长水平参差不齐,凭各自经验叫货导致数...

  门店销售好的商品缺品率居高不下怎么办?一些结构性、敏感性商品在门店总是缺货怎么办?一些销量不佳的商品长期积压怎么办?库存积压造成门店间库存调拨频繁怎么办?由于门店店长水平参差不齐,凭各自经验叫货导致数据失真怎么办?节假日商品需求集中、数量大、时间短,如何缓解配送压力?……这些生死攸关的问题时刻拷问着零售企业的运营团队,却总难以求得妥善的解决办法。

  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仍在于零售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与销售体系的相对断裂脱节,需求信息无法共享,历史数据难以参照,使得商品需求预测不准确,致使严重缺货和大量积压现象并存。这样的供应链体系中需求变异失真现象被通俗地称为"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而失真信息沿供应链路径由下游至上游进行传递,并被逐级放大,从而带来了混乱、风险和损失。

  如果我们把采购或者配送也视为生产作业的表现形式,则零售企业的现状与上世纪制造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如出一辙,这为将JIT思维和方式引进零售领域奠定了基础。

  JIT作为精益制造(Lean Production)的核心内容,倡导多品种、少批量、短周期的生产方式,通过生产计划、控制及库存管理,追求库存达到最小、成本损耗最低的生产体系,并提供了不断改进的途径,即"降低库存-暴露问题-解决问题-降低库存",成为一个无限循环、精益求精的过程。

  海鼎认为:将"按需生产,以销定产"的JIT方式引入零售企业中,可诠释为"按需采配,以销定购",即依据门店实际库存和销售预测情况,及时确定向门店配送商品的种类与数量,进而及时确定向供应商采购商品的种类与数量。同时在全过程中,积极引入信息系统支持,深入挖掘市场信息和经营数据,采用人机智能相结合进行决策的方式,从而使得整个决策过程准确、简洁、快速、高效,有效地克服因需求变化和存在订货周期,导致需求预测失准的供应链顽疾,推动零售管理不断趋于精益化、敏捷化。

  零售企业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开展"按需采配,以销定购"的JIT式经营实践,又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组成部分:

  一是自动补货,即总部或配送中心根据企业整体的库存状况和销售预测,向供应商进行商品采购。其特点是:采购量较大,采购周期较长,考量因素较多(如供应商关系、在途时间、货款结算、经济批次等),而总部的管控程度较高、人员能力较强,因此补货算法和流程控制可相对复杂。

  二是自动配货,即门店根据自身的库存状况和销售预测,向总部或配送中心提出叫货申请,总部或配送中心审核后进行商品配送。其特点是:配送量较小,配送周期较短,考量因素相对较少,但门店数量众多、管控程度较低、人员能力偏弱,因此配货算法和流程控制不可过于复杂,否则将难以在一线付诸实施。

>

联商网APP
专业、深度、全面了解零售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