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小鸭遍地跑,新飞满天飞。中国有400家以上的家电企业假冒或违规、违法使用新飞商标。
核心提示:
★一场有关于新飞品牌的拯救行动,由4月份悄然打响、6月末步入高潮,鲜为外界所知。
“新飞品牌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是新乡各级政府对此行动目的性的解读。
伴随品牌“确权战”、“保卫战”、“回归战”,新乡政、企、民三界在同步推进“重塑家电城”的梦想。
牵一发而动全身,各利益方搅局其中、拼力博弈。
A “新飞电器2”待降生?
一则匪夷所思的消息,将新飞品牌陡然推至聚光灯下。
6月25日,新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新乡经开区)官网发布消息:该区与宁波博克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博克)就新飞家电产业园项目正式签订意向书。
引用原述:宁波博克拟注册成立“河南新飞家电有限公司”,占地1300亩,分两期建设完成。其中,一期工业占地500亩,规划用于洗衣机、空调项目的研发、制造和销售,该项目投资12.5亿元,18个月内完成建设并批量生产、销售……二期占地500亩,用于压缩机及冰箱(含冷柜)项目,总投资12亿元。
通俗理解,新乡市即将诞生另一个叫“新飞”的家电制造企业。它拟投资生产的家电品类,与既有的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飞电器)生产线几乎完全雷同。
众所周知,新飞电器曾是昔日中国冰箱业第二大企业,也曾号称“冰、洗、空一体”的国内白电航母。最近10年,该公司虽在国内市场缺乏建树、保持低调,但至少它仍是新飞品牌家电的根脉。
相较之下,宁波博克是一非知名家电制造商。至少在河南一二线消费市场上,博克品牌没有踪迹。就连宁波当地同行对其亦知之甚少。
“‘新飞电器2’待降生”的背后是一串突兀的问题,待解。
6月28日截至发稿,新飞电器新闻发言人李鸣升持续在休假或开会状态。
6月29日,本报与宁波博克高管取得联系后,对方选择了沉默。
7月3日,作为承接宁波博克投资的新乡市经开区回复本报:这只是双方一个意向性合作协议,并不代表有具体投资落地。此前刊发的消息存在被外界误读风险。目前,该区经与宁波博克协商决定暂停此项投资。
“一切遵照相关法律执行,不会与新飞电器发生任何品牌纠纷。”该区一负责人称,与宁波博克洽谈合作,是新乡正式启动打造“小家电产业基地”计划。其框架是,依托该区规划设立的新飞家电产业园,与新飞小家电类商标所有人河南新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飞数码)实现“政企合作”。双方以利用所持新飞商标合法权益,采取对外授权使用等多种模式,对全国小家电企业投资招商。与此同时,新乡市在全国启动对新飞品牌确权战、保卫战、回归战。明晰在各商品类目注册新飞商标的所有人与使用权,坚决打击假冒或违法、违规贴牌新飞商标的现象。“二者同步进行,相辅相成。”上述人士强调道。
但换一角度看,宁波博克被误读为“新飞电器2”,或是一场意外。但新乡市经开区与新飞数码联手搭台的利益取向,或直指新飞品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利益再分配,并由此揭开了新飞品牌在国内家电市场上的乱局。
B 新飞品牌“满天飞”
新飞商标的确权战、保卫战、回归战,在网络搜索引擎中的显示结果几乎是零。
经多方了解证实,这场行动的起源,是新乡市经开区与新飞数码达成了筹建新飞家电产业园的合作共识之后,在3月份向新乡市政府做了一份联合提案汇报。其内容,直指新飞商标在国内家电业乃至更宽领域存在严重假冒或违法、违规贴牌的乱象。
新乡市经开区一负责人称,产业园要依托新飞小家电商标资源实现对外招商合作,就必须确保商标授权、使用的合法性与独立性。“做好打假工作是重中之重。否则,企业到新乡投资得不到合理收益。”
2012年初,新乡经开区到浙江、广东做两省招商的同时,亲证了中国家电业一句流传多年的“神话”:小鸭满地跑、新飞满天飞。
其一,有多少家企业在非正常使用新飞商标并对外销售产品?
能概括的结论是,在广东的中山、佛山与浙江省的慈溪等小家电制造密集区,是以整条街道为单位做统计。而在河南省内,假冒或违法、违规贴牌新飞商标的企业同样存在。
其二,非正常使用新飞商标被制造出的家电产品有多少?
“只有新飞电器不生产的,没有新飞商标不存在的”。能够被新乡数码掌握到的数据是,2011年,假冒新飞品牌的电暖器销量超千万台,电风扇销量超4000万台。而当年,国内电风扇产品的内销总量约1.2亿台。
当然,新飞电器经营的冰箱、空调、洗衣机,也不能幸免。
其三,带来的隐患有多大?
“2011年,假冒新飞热水器已经造成5死7伤。”新飞数码总经理李天祯称,这一数据源自该公司去年所接到的全国各地法院传票。该公司虽持有商标,却并不具备小家电生产的功能。同年,该公司打掉国内86家假冒新飞牌的饮水机厂家。
新飞品牌被耗杀,触怒了新乡。
“更何况,新飞商标在非正常状态下创造几百亿的产值,高于新飞电器数倍。这是对新飞品牌的讽刺,对新乡人的严重伤害。”这一说法来自新乡市各级政府部门人士。
一场有关于新飞品牌的“拯救行动”,4月份悄然打响、6月末步入高潮。
6月20日下午,在新乡市经开区“筹备新飞家电产业园项目”现场办公会上,新乡市政府领导对相关职能部门明确提出:建设新飞家电产业园,做大新飞家电产业,实质是一场新飞品牌的回归战、保卫战。要求市法制办、市工商局抓紧时间到国家商标局进行咨询,进一步掌握新飞商标的使用情况,解决新飞商标的确权事宜。
据知情人透露,参与“拯救行动”的新乡各职能部门,已数次集体奔赴国家工商总局与中国消费者协会请求支持,并得到了肯定答复。近期,由国家工商总局指令浙江、广东两省工商部门,帮助新乡市完成新飞品牌维权。“河南省内的打击行动由6月21日已经正式开启,取得了一定成效。”
C 野蛮乱象的背后
新飞品牌被无序使用的乱局,该由谁来负责?
要弄清楚这一问题,首先要分析乱象产生的原因。
据已知情况大抵可分为三类:一是,假冒新飞商标;二是,与新飞商标在图形、名称等要素关联度较高的商标持有人存在仿冒;三是,违法、违规对外授权贴牌。
前两项较易解。对于后者,显然要揭开新飞商标的所有人与有权使用人。
这又分为两类:其一,已抢注某类商品新飞商标的外埠企业。其二,原新飞集团(2010年7月被中航集团收购)旗下企业。
值得说明的是,原新飞集团旗下持新飞商标的所有人,并非只有新飞电器。
据知情人透露,包括河南新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约7家公司,具有不同类目商品或服务项目新飞商标的所有权或使用权。
由此分析,新乡市掀起的新飞品牌“确权战”,即是针对外埠假冒、仿冒企业,同时亦在梳理、重整原新飞集团旗下子公司及关联公司的商标使用状况。
这一猜测,得到多位知情人的认同。
“这牵涉原新飞集团商业机密。历史脉络过长、利益方过多、矛盾交织难解,内容相当复杂。”一知情人士能够证实的是,新飞商标的乱象不是今天才出现,不过是最近几年更突出。
综合多方信息汇总,新飞品牌乱象从时间脉络解读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之前。中国小家电业初现蓬勃,身为驰名商标的新飞逐步被“违法淘金者”所青睐。此时的凸显矛盾,是除白色家电外,新飞商标在绝大多数商品类目未进行商标注册。无论是原新飞集团,还是与其重组新飞电器的新加坡丰隆,对商标维权意识较淡薄。
第二阶段,2005~2010年。2005年8月,原新飞集团向新加坡丰隆集团(以下简称新加坡丰隆)转让新飞电器国有股。完成转让后,其持股比例由49%减至10%。然而,双方在品牌所有权与使用权方面爆发矛盾。
起因是,原新飞集团完成优质经营资产转让后,希冀于借助新飞品牌向其他领域延伸发展的计划,但遭新加坡丰隆拒绝。尤其在小家电产业领域。
“失去新飞商标所有权与使用权,新飞集团活下去的几率是零。”一前新飞集团高管如是称。
另据其透露,几乎同时在发生的,发现新飞商标正在被外界大量抢注。于是,出于“全方位保护新飞商标”的必要性,原新飞集团子公司大量抢注新飞商标。这包括小家电、专用汽车等。直至2009年,有22类完成注册。
换个角度看,这亦是新飞集团与新飞电器博弈的手段。
2009年2月,原新飞集团组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商标侵权清理行动。这次行动结束,共清理全国假冒或违法贴牌新飞品牌的企业超400家。当然,集团旗下几家子公司靠品牌输出发财的不规矩举动,亦得到整肃。
第三阶段,2010年7月,以中航集团收购原新飞集团为标志,新飞专汽等相对优势资产被兼并。但未被收编的公司却失魂落魄。
“没娘的孩子要讨奶吃”,这或是新飞品牌被违法、违规对外授权乱象横生的根本。
这一猜测,得到了新乡市官方人士与数位知情人的证实。
“或有人刻‘萝卜章’发授权书,或有公司对品牌授权内容越位,或有合法被授权公司向外无限度再授权……”,各种版本的传说都在佐证一个乱字。
D 新飞牌家电梦重生
2012年春节前,新飞数码与新乡市经开区就“小家电产业园”计划,迅速达成合作共识。
这一计划由新飞数码提议。李天祯称,它的初始蓝本,曾由新飞集团在2009年策划。后因中航集团收购,被封存在图纸状态。
据了解,新飞数码是2010年成立的公司,其主业为税控机、汽车电子产品制造。该公司虽持有新飞小家电商标,却未曾有过实产。
李天祯坦言,与新乡经开区合作,即是借助一载体将新飞小家电商标由无形资产转化为财富,更需要政府帮助解决外部对新飞小家电类商标无序侵权。
而这一计划能契合新乡市经开区的利益,是因全球经济低迷出口受阻,东南沿海区域“腾笼换鸟”,形成了小家电企业外迁之势。
“相较于全国其他区域,新乡的优势竞争力既是交通条件、工业用地价格或招商政策,也有区域大消费市场优势,更是有成熟的产业工人、近400家产业配套企业。”新乡市经开区一负责人称,天时、地利、人和齐聚,就看谁能尽快分到这杯羹。
无疑,新飞品牌是一个诱惑。尤其是对沿海出口型企业而言,如能用上这张知名度较高的名片,即意味着能快速打开国内市场。
但客观来看,解决新飞品牌被假冒或违法、违规贴牌现状,双方的能力亦是不足。于是,寻求新乡市政府帮助即成了不二之选。
惊人的故事被捅开的那一刻,点燃了新乡的愤怒。即如记者由政府人士、企业人士、百姓群体中频频听到的呼声,“新飞品牌是新乡人的,是河南的。不是某一个企业或个人的”。此说法虽有凌驾法律之嫌,却透析出新乡人对新飞品牌陨落的忧虑,乃至重燃了再造“新乡家电城”的梦想。
就在新飞品牌“确权战”、“保卫战”展开的同时,新乡市将利益诉求的重点放在了新飞品牌“回归战”。
如何回归?
新乡市经开区的解读是,对新飞品牌假冒或违法、违规贴牌的国内厂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两点合作意见。其一,到新飞家电产业园进行投资、接受综合政策性扶持,并申请合法的品牌授权书;其二,在限定期限内,结束对新飞小家电商标侵权。否则坚决予以打击。
“通过市场化手段,聚拢整合凌乱分散的新飞品牌资源;通过行政化手段,梳理盘根错节的多方利益、压制骄横的短期趋利行为。”这条路走起来或将坎坷,或是新飞品牌在中国家电业二次重生的伟大尝试。
(大河报 杨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