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网消息:近日,沃尔玛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福澜(Greg Fora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作为零售业核心业务部门,采购效率的提高关系着整个公司的成功。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对采购体系做了非常深入的回顾,开始对部分品类的产品采购进行集中化,致力于改变过于分散的采购体系,提升整个团队的采购能力。”
针对沃尔玛的这一举动,业界人士指出,这是其在中国市场采购体系进一步收权的表现,沃尔玛欲通过采购调整,使采购结构扁平化,层级减少,最终实现加强对供应链的管控。
规模采购凸显价格优势
去年10月以来,沃尔玛对原有的大卖场采购体系进行了改革,加大中央集中采购范围;实现以品类、供应商和商品为单位统一管理业务,并将品类管理的职能集中到总部;同时保留7 个区域采购办公室的精英团队,保障地方特色商品、尤其是生鲜产品的采购。沃尔玛寻求同供应商的战略性合作,以“更精,更大,更好”为目标,对全国的供应商资源进行汇总整合。这是一种战略的平衡,既要顾及本地需求,又要力求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更低的商品采购价格,将更多地方特色商品引入全国门店。与此同时,沃尔玛还表示欲缩减大卖场的商品品类,精选顾客最需要的优质商品,实现商品的精细化管理。
“我非常鼓励通过我们的努力,比如在生鲜这个领域,通过利用更少的供应商,加上我们进一步投资增强配送中心及物流领域建设,从而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这在当下是一个正确的战略,尤其是需要覆盖地理面积如此广阔的市场。”沃尔玛国际业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董明伦(Doug McMillon)补充说。
以广东和广西地区的大米采购为例,通过对供应商进行重新回顾和综合评估,保留并发展优质供应商,供应商数量虽有所减少,但单个供应商的采购量有所增加,这样通过提升采购规模,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优质的袋装大米价格与散装大米持平,较之前价格上降低了超过8%,广受顾客欢迎,也带来了很好的销量。
未来将提升进口商品及自有品牌比例
随着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大,未来沃尔玛购物广场还将进一步提升进口商品的比例,尤其是食品,通过沃尔玛全球采购的资源和网络,以较低的价格引入优质进口商品。同时,沃尔玛自有品牌“惠宜”以其物美价廉的商品受到顾客的广泛欢迎。未来,沃尔玛还将利用自身的规模优势和采购能力,继续提升自有品牌的渗透率,预计将开发出300个品种的自有品牌“惠宜”产品。通过筛选值得信赖的供应商合作,保证生产的“惠宜”产品具有同大品牌一样高品质,但是价格优势高达30-40%。惠宜系列产品非常成功,高品质的产品赢得了顾客的信赖。
采购资源的整合带来更便宜的价格只是整个环节的第一步,沃尔玛更加重视以长期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为了让顾客省心购物,自今年6月起,沃尔玛精选与顾客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品类,每月特别推出价格有效期长达半年的 “省心价”商品,降价幅度最高超过30%,累计至今已经分别针对10个品类商品进行了降价,深受顾客欢迎。与此同时,亦有上千种 “省心价”商品,涵盖更多的品牌和更丰富的品种,提供更多选择以满足顾客所需。
除“省心价”商品之外,沃尔玛还推出“海报跟价”项目,旨在进一步强化价格优势。“海报跟价”即顾客买单时,如果发现沃尔玛商品售价高于周边指定范围内其它大型商场有效期内的彩页表明的同一商品售价,顾客只需向收银员出示其它大型商场有效期内的广告彩页,沃尔玛将按照其它商场的彩页价格销售给顾客。
采购集中化与商品本地化如何平衡?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沃尔玛在美国一贯借助其供应链规模优势实现低价,沃尔玛在中国目前拥有400多家门店,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展,不断扩大的门店网络为其进一步整合资源提供了基础,也为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时对采购资源进行整合也是势在必行的。
零售业专家、上海尚益咨询公司总理经胡春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沃尔玛采购体系由分散式向集中化转变,一方面可能是出于成本压力和加强管控体系考虑,另一方面集中采购将会带来价格上的优势。沃尔玛如何有效做到将规模性与灵活性有效平衡,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对于沃尔玛提高自有品牌及进口商品比例,胡春才则十分看好,“自有品牌及进口商品毛利较高,且无法比价,随着国内消费力的不断提高,推行这一策略十分符合趋势,且沃尔玛在这两点上有天然的优势。” (联商网 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