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华商圈整体布局将以龙华寺为核心。
目前,龙华地区拟出让B、C地块,主要用于商业街区和办公酒店。预计将于2018年完成整体综合改造。
划分五大块贯穿滨江河畔
龙华地区综合改造工程位于徐汇区中东部的龙华地区,近黄浦江,与千年古刹龙华寺比邻。项目东至龙恒路,南至龙华西路,西邻龙华寺,北邻盛大花园,项目总基地面积为98810平方米(约合150亩),地上总建筑面积约为112420平方米,地下共三层,建筑面积约为133580平方米。
根据龙华地区综改规划,工程分为A、B、C、E、F五个部分。其中,A地块占地21170平方米,主要为文化娱乐用地、公共绿地、广场用地。B地块占地25940平方米,为商业金融用地和公共绿地,主要设置零售商店及剧院。C地块占地27880平方米,为商业办公综合用地,主要设置零售商店、主题百货、办公及精品酒店。E地块占地11520平方米,规划为公共绿地。F地块占地12300平方米,为商业文化特别发展用地和公共绿地,主要设置滨河餐厅和艺术画廊等。
整体布局以龙华塔为核心,轴线放射。塔前广场及周边A地块整体设计,以地下、半地下建筑为主。整体建筑风格以江南水乡传统建筑风格为主,同时体现现代建筑语言。敞开式地下街、商业内街、滨河水街贯穿BC地块。商业布局呈哑铃型,主要商业文化服务设施位于C的北部和B的南部,中间由商业街相连。BC地块地下空间为三层,达16米,与轨交11号线、12号线实现无缝衔接。
周边建筑全部“降低”高度
上海西岸开发集团副总工程师陈超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龙华地块最早的规划是打造一个“旅游城”,然而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十余年来,周边除了有一批小商小贩以香客为主要销售对象兜售工艺品外,并没有形成商业特色,周边产业能级较低。“随着地铁11号线、12号线的开通,龙华地区综合改造再次被提上议程。希望能借着地铁的东风,让这块宝地重新恢复生机。”
龙华寺是整个龙华综改工程的“龙头”,这座木结构寺塔拥有1700余年历史,更是国家级文保单位。“整个综合改造都体现了对历史建筑、宗教文化的尊重和传承,”陈超说道,原本由于道路设施,龙华寺的山门早已移位,此次综合改造将对龙华路道路进行限行调整,使得路面与寺塔拓宽一定距离,让整个龙华寺广场将变得更加大气。
此外,龙华寺周边的建筑将仿造北京故宫,附近的建筑总体高度不得超过龙华寺。在龙华寺附近有一群建筑名为“龙华楼”,建筑整体高度原本有4-5层,从西北方向看过来正好将寺塔完全遮掩。作为综合改造的重头项目之一,就是将这群建筑拆除改建成仅有1-2层的低矮房屋,使得龙华寺周边视线更通透。
陈超透露,目前龙华楼建筑群动拆迁已基本完成,原本的商铺居民将转移到其它地方安置。
相较于商业模式已完全成熟的静安寺商圈,龙华寺商圈走的是“亲民风”。据有关人士透露,未来龙华寺商业圈不会建造大批高端大型商场,“小尺度高密度”是其主要风格,而服务对象以社区居民、游客、轨交客流为主。
龙华寺商圈致力于打造融合了传统元素的新古典建筑,展现新江南风姿。
[ 相关链接 ]
三大主要地块项目
A地块紧邻龙华寺和龙华塔,属于风貌重点控制范围,占地21170平方米。建设内容为文化设施、公共广场和公共绿地。建筑设计上严格遵循国家和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条例的指导内容,满足龙华塔外围50m范围内无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要求。文化建筑设计成地景建筑,以地下、半地下建筑形式为主,屋顶种植绿化。绿化屋面与周边广场缓慢过渡衔接,连接寺前开放广场,为游览者提供便利、舒适地进入龙华寺、塔的开放空间。整个地区低调、雅致,凸显了千年龙华的宗教地位。
B地块占地25940平方米,遵循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此地块建筑限高12米,主要以三层及三层以下的小体量坡顶建筑为主,创造一条上海老字号步行街、一群宜人的商业、餐饮环境以及一个市民剧院。B地块地上建筑量为22940平方米。此外,B地块地下共有三层,与C地块联通,总深度达16米,与轨交11号线、12号线实现无缝衔接。
C地块占地27880平方米,地上建筑量为75270平方米。C地块主要设置商业、办公等设施,24米高的建筑主要以三至五层商业建筑为主。C地块将实现全联通,即地下三层为机动车停车库,地下二层和地下一层有两条商业街,一条为敞开式商业街,一条为室内商业街,集购物、娱乐、餐饮于一身,为民众提供全天候服务。两条商业街的两端连接着重要的服务综合体。B地块地下二层与地铁11号线站厅层相连,乘坐轨交的民众可以便捷地进入商业街内。地下一层设有地下通道联通到A地块塔前广场,方便民众进出龙华寺、龙华塔。
龙华港畔还将设置滨水步行街。相邻的B、C、F地块均设置了亲水建筑,通过龙华港上新设置的三座步行桥,龙华港两侧可连接成一条回字形舒适滨水步行街。临水建筑设有露台、阳光房,可充分享受水景、阳光和新鲜空气。防汛墙位于铺装以下,为民众提供适宜的亲水空间。 (上海商报 应一琳 费沪生/摄 京申/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