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商网消息:过去一周(10.30-11.5),永辉前三季净利大涨超7成,三季度新开88家店;绝味鸭脖因低俗广告道歉,餐饮业需回归产品;李嘉诚6年卖了2500亿港元资产,这些钱去了哪里?
1、永辉前三季净利大涨超7成 三季度新开88家店
10月30日晚间,永辉超市发布2017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3.08亿元,同比增加17.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2亿元,同比增加70.74%。
报告期内,公司新开88家门店(包含超级物种店4家、生活店51家);同时在吉林关店1家,重庆关店(均为优选店)2家。此外,公司新签约门店133家(包含超级物种店3家、生活店82 家)。
截止本季度末,公司已开业门店637家,其中包含超级物种9家、生活店(原会员店)102家。同时已签约未开店项目合计272家,其中包含超级物种店6家、生活店(原会员店) 45家。
2、绝味鸭脖因低俗广告道歉 餐饮业需回归产品
人物只穿着一条红色内裤躺着,双脚戴着锁链,配文是“鲜·嫩·多汁,想要吗”“抵不住的诱惑”“……香入骨,越啃越有味”等,整个画面充满了低俗的“性暗示”。
11月2日,绝味鸭脖公司因这条低俗广告而向公众道歉。在互联网营销观念深入人心的当下,各家企业在电商渠道上或多或少会借助互联网思维做一些有创意的海报来促销,然而,绝味鸭脖这次的海报充满性暗示,被广大网友批判低俗、消费女性,甚至发起了一场大范围抵制。
绝味鸭脖这些品牌,不可否认,它们在做产品方面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认可度,但在网络营销层面,却出现了滥用互联网思维,甚至是只是为了互联网炒作博大众眼球,然而,殊不知,低俗的炒作虽然得到了大众的关注,却也丢掉了大众的好感度,目前,用互联网思维击中的消费者大多数是有一定学识和素质较高的白领阶层,尤以女性居多,低俗化,甚至消费女性的营销最终只会带来坏的口碑,丢掉了消费者的忠诚度。
3、李嘉诚6年卖了2500亿港元资产 这些钱去了哪里?
近日,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同意以402亿港元,出售位于香港核心地块的中环中心约75%权益。
长实集团在公告中称,买方为中国港澳台侨和平发展亚洲地产有限公司。该公司专为此次收购而设立,其最大股东是中国国储能源化工集团,拥有55%股权。
李嘉诚大规模出售香港和内地的资产大约出现在2010年之后。
李嘉诚表示,所有投资及出售资产所得的回报,是属于公司的,并回到了股东手中。“而且集团的股东也清楚,海外投资的盈利均属香港上市公司所有,最终通过派息能令股东受惠。”他在一份公开信中说。
对于在内地频繁出售物业的举动,李嘉诚回应称,过去两年集团对全球地产业务持审慎态度,加上内地房地产方面,部分城市出现供求失衡风险,故减少买入土地。
4、去年双十一不到3分钟破亿 优衣库今年又想怎么玩
今年双11,优衣库将重点放在了产品的品质和消费者的体验上。“线上下单,全国500多家门店最快24小时内速提”、“免费改、免费换等个性服务”和“跨区域异地快速取货”等服务,不仅可以让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于全国范围内门店提货,还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贴心服务,消费者可以根据试穿体验,更换产品的尺寸、颜色,还可以免费修改裤长。同时,优衣库此次还支持跨省取货。要知道,即使跨省跨区域也能实现最快24小时内异地备货。
5、茵曼上百家实体店遭万人“围剿”,双11惹的祸?
作为一个拥有互联网基因的品牌,茵曼始终保持新锐、年轻化的营销玩法。这不,临近双11,其线下门店已遭万人“洗劫”,场面“失控24小时”。
其实,这是茵曼今年双11活动的主题——失控24小时。今天(11月1日),茵曼全国111家线下店任意商品仅售11.1元。同时,其联合海马体照相馆,结合茵曼的双11“失控”主题,在全国一、二线城市10家门店打造造型各异的10家“失控照相馆”,定制4套不同风格的“失控”形象,并开放1000个失控造型名额,邀请粉丝现场参与。
据悉,有超3.5万人在茵曼门店排队疯抢,参与人数更是超过33万。
6、上海百座大型购物中心背后的主力玩家都有谁?
近几年国内购物中心的高速复制发展之快让人惊叹。
今天来盘点下在中国这个最核心又最具魔力的城市里,已建及待建超过8万平米以上购物中心都有哪几个?分别出自谁家之手?
据统计,上海共30家主力开发商,运营及规划在建项目近百座,单体面积超8万平方米,总计提供超900万平方米的大型购物中心。
其中,来自上海本地企业三成(9家),国企占大部分,比如百联和绿地。剩下的三分之二来自外资及中国内地其他城市,可谓三分天下。
我们熟悉的外资大牛,港资独占7席(上海的确是香港地产商最偏爱的内地城市没有之一,除了希慎和信和,其他香港所有大鳄已悉数到齐:新鸿基、太古、香港置地、利福久光、瑞安、长实和黄、中信泰富均拥有2个以上大型购物中心;
此外恒隆、嘉里、南丰、信德、恒基兆业、丽丰、嘉华等集团均在上海已有商业地产投资),来自东南亚的新加坡凯德和印尼华商巨头金光巨头也是重仓上海,台湾日月光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7、红旗连锁预计2017年全年净利润1.37至1.59亿
在三季报中,红旗连锁预计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亿元至1.59亿元,变动幅度为-5.00%至10.00%。
红旗连锁表示,作出以上预测主要是基于公司进一步加强商品结构调整,使用大数据对公司进行精细化管理。
在商品结构调整方面,红旗连锁派专人赴国外针对性地展开调研工作,挑选质量过硬的进口商品。同时,对个别门店提档升级,采用全新的装修风格、布局,门店中划出进口商品专区。
在使用大数据进行精细化管理方面,6月7日正式启动的红旗云大数据平台,不仅有助于公司的精细化管理,还可为红旗连锁上千家供应商及其他合作伙伴提供相应的数据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消费数据参考和建议。
8、电商再曝“二选一” 库存紧张说辞真相几何
临近“双11”,电商平台纷争再升级,并将战火烧到了家电市场。天猫“双11”预售进入第12天,在这本是下单高峰期的时刻,美的、格力、奥克斯等家电商铺却在此时按下了暂停键。11月1日,上述家电品牌的商品展示页面均明确标注“暂停预售”。随即24小时内又称“库存紧张,现已调货”并重启。业内人士预测,家电品牌预售库存紧张难以自圆其说,这背后是电商平台之间对品牌商争夺日趋白热化的体现。
事件发生期间,有业内人士猜测,家电品牌自相矛盾的行为背后,多少带有京东与天猫两大电商平台之间博弈的身影。京东在“双11”前夕要求家电品牌在京东上提供与天猫一样的产品,价格要低于天猫,否则不予露出。但京东在公司内部已经明确强调不许给品牌商提出二选一的要求。
“双11”期间平台价格战也是入驻品牌的“不可承受之重”。业界猜测,天猫大家电类目推出的“满5000减800”可能是导致品牌商集体“罢工示威”的直接原因。
(来源:联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