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零食行业里,良品铺子无疑是独树一帜的。
说这话的底气,在于良品铺子的不走寻常路:比如,当同行们都在加速奔跑时,良品铺子旗帜鲜明地实施“慢三年”战略,宁舍速度以求打基础管长远;又比如,当零食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时,良品铺子率先提出“高端零食”的产品定位,摒弃价格战,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颜值、高体验感的产品;还有,在一个快消品行业,良品铺子却坚持用“匠人精神”打造无论是看起来不起眼或是高大上的每一款产品。
简单来说,就是良品铺子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而完善的产品方法论。不妨,我们一起边听故事,边梳理它背后的逻辑。
从进博会上的一颗松子看——如何寻找最好的原料
11月6日,巴基斯坦最大的松子采购、加工企业HALO FOODS(SMC-PVT)LTD公司(以下简称HALO FOODS)从4000公里外的拉合尔来到上海进博会现场参观“取经”。
HALO FOODS此行还有另一项收获:他们将与中国合作伙伴良品铺子在进博会上见面,并签下一份3亿元人民币的巴西松子原料合作协议。
良品铺子与HALO FOODS的合作始于2007年。凭借后者供应的优质巴西松子原料,良品铺子一款“镇店之宝”——手剥松子畅销了十余年。它是良品铺子最贵的坚果单品,却保持了每年20%以上的销量增幅。28克一小包的手抓包,一年能卖出一千多万包,十年就是上亿包。因此,良品铺子每年采用的松子原料,大约占巴基斯坦出口量的10%到20%。
据HALO FOODS财务总监SHAHBAZ SIDDIQUE介绍,公司每年会派专人到松子产地考察当年的生长情况,并找到品质最好的几个产区,在采摘季之前锁定一年的采购量。采摘时间一般是每年9月中旬到10月中旬,从成熟,采摘,运输到加工出厂,要一个月的时间,通常会经过三轮人工挑选,剔除坏籽、破籽、杂质,再通过空运或者海运到达中国。每年的出口量,根据年成不同,从1000吨到5000吨不等;从抵达中国的原料中,再筛选出品质最好的高等级松子,成为良品铺子手剥松子的原料。
“良品铺子的原料严格按照每公斤2400颗的规格筛选,成品则稳定在每公斤3200颗,完果率达到96%;这个产品标准不仅在中国、甚至全球范围内都是顶级的。”SHAHBAZ SIDDIQUE说。而对于HALO FOODS来说,稳步增长的中国消费市场,正是需要借助良品铺子这样的平台型企业来挖掘潜在增长。
得益于干燥少雨、光照充足的独特气候条件,巴基斯坦自古以来就出产全球顶级松子,是传统的大宗松子出口国。但由于本国的松子加工业并不发达,导致整个产业发展有限,附加值不高。近年来,随着像良品铺子这样的休闲零食品牌的崛起,带动了中国食品加工产业升级,巴西(指巴基斯坦西部)松子在中国市场扎根并受到热捧,卖出了好价钱。

从餐桌上的莲藕奇幻“变身”看——如何创新将菜肴打造成零食
一段莲藕,在26岁的赵泽威眼里,起码有7、8种做成零食的方法。
他可以在60秒之内讲出莲藕每个部位在不同季节的应用价值和料理手法。尽管赵泽威大学4年对零食业一窍不通,但良品还是录用了他,并用2年半时间将其培养成一名素食采购专家。目前经赵泽威手,采购开发并且在售的各类素食零食有近100款,“莲藕料理”只是其中之一。赵泽威喜欢看到陌生人吃自己研发的零食,如果有包装袋被丢在路边,他会捡起来扔进垃圾箱。“这些零食就像我的孩子。”
推新品的路上永无止境。最近,赵泽威捣鼓出一种在藕片中间夹上豆制品的做法,藕眼数量很重要、淀粉含量很重要、含油量很重要……“素食里的每一款原料我都能讲清楚。”从头至尾,赵泽威都是这款零食的中心人物,采购部则是其它部门业务的起点——包含但不限于包装、形状、大小、口味标准、理化标准在内的所有设计都要按照说明书上来做。
像赵泽威这样的员工,良品铺子还有很多。有次午饭,赵泽威的同事夹起一块牛肉,然后滔滔不绝说起关于这块肉的讲究。

从藤椒口味牛肉“老树新芽”看——地方特产如何 “破局”走红全国
说起藤椒,大多数吃货并不陌生。在有“美食之都”之称的成都,藤椒是最常见的一种调味料。藤椒钵钵鸡,藤椒鱼等,椒麻、清香的口味口感,成为当地特色美食的代表之一。
然而,要将这一地方美食推向全国,却是不小的难题。为了摸清口味差异,采购员在成都一呆就是10来天,寻味道,找原料,访工厂,决定打造国内首款藤椒牛肉口味的零食。
对于产品品质,良品铺子一向挑剔。只选一头牛身上的后腿肉,确保肉质最好的口感。
原材料解决了,剩下的是工艺的难题。相比红花椒,藤椒味道更香,也更不易保存。采摘的新鲜藤椒,如果不及时冷冻,离树8个小时香味就会变味,而炼制的藤椒油在高温下,清香、麻的口感会变苦。
按照行业习惯,采用传统真空包装、高温杀菌,势必会牺牲产品味道、口感,怎么办?
良品铺子和工厂研发团队反复沟通,历时半年的试验,最终通过快速冷却和充氮等技术解决了工艺上的难题。截至目前,国内只有2家企实现了食品生产的充氮工艺并首次运用到肉类零食中。
作为良品铺子首款充氮气工艺的产品,极好地保存了藤椒牛肉的鲜味。这款产品上市后,将原来偏于一隅的地方特产“变身”爆款,跃居良品铺子肉类TOP10榜单。
除了藤椒牛肉,良品铺子开启系列研发,先后推出藤椒鸭脖、藤椒小鸡腿等多款产品,引领零食市场新一轮消费趋势。

从企业的“匠人文化”基因看——产品驱动型公司的“十八般武艺”和路径
当听到良品铺子创始人杨红春谈起某一款零食,你能立刻明白赵泽威们是受谁的影响。
“为什么很多人非常喜欢吃红烧肉?因为非常强烈的满足感。那个脂肪的香味,油腻、爽滑的感觉会让你无比满足;有的小孩子喜欢牛奶,因为牛奶同时具备浓重和润泽的流动感;羊肉的最佳吃法是手抓,调动我们的咀嚼肌撕咬。四川西部有种柴火牛肉,水分只有2%,精髓就是嚼,越嚼越香,所以这种食物是靠扯和嚼。”杨红春说起零食时,眼睛里是有光的。而包括赵泽威在内的许多员工都是杨红春的“翻版”。他们集中在商品采购中心下面,这或许是良品17个大部门中地位最特殊的一个——它甚至早于良品诞生之前,良品铺子董事长杨红春是这个部门的首名员工。
直到今天,让杨红春感到幸福的工作方式,不是开会或是坐在老板椅上会客。他隔三岔五就钻进工厂,围着生产设备转悠。“我就喜欢看东西怎么被整出来。”
一个企业的基因与领导者的个性密不可分,正因为杨红春自己就是这样的匠人,良品铺子有这样的匠人基因也就不足为奇了。
多年的产品沉淀,一套包含各种要素的产品研发流程被杨红春总结为“定人定事定景、定质定规定形、定名定价定销”法则。意思是,任何一款产品都由这些环节推敲而来。
关于这些要素的具体细节说上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它还包含所谓的“三大环节”和“十六类标准”。如果要找到什么东西归纳这一切,那就是产品质量工艺说明书。“良品最核心的就是它。”杨红春说。产品质量工艺说明书的具体内容是商业机密,它是一本60多页的涵盖具体参数和工艺环节的零食发明书,每款产品都有一份。
撰写这份说明书的参考维度,共有6项:一是工厂基本信息;二是原辅料成分;三是配料配比;四是工艺节点操作标准;五是在线工艺管理标准(做整合);六是成品质量检测标准。
今年,良品铺子宣布将“高端零食”作为未来十年的战略发展方向,明确未来三年实现“良品铺子=高端零食”的战略目标。
在杨红春眼里,“高端零食”的定位对目标市场细分、产品规划与创新、供应链资源与协同、渠道拓展与销售等方面,所有资源要素和职能团队都要有相应提升。高端零食不仅是品牌战略,更是企业战略,让良品铺子从过去多年的“要素驱动”经营转向“品牌引领”经营。而支撑这个战略的核心点:对良品铺子产品提出更高标准。
写到这里,开头所提到的良品铺子不走寻常路中的“慢三年”“高端零食”“匠人文化”是不是可以串起来理解了?用时间换蓝海,用文化驱动增长。
还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匠人文化的内核可以理解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并将这件事做到极致。在这种文化的倡导下,良品铺子确实不会走得很快,但一定会走得很稳而且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