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网消息:“度日需常乐,餐无不尽欢。中国的百姓自古便是民以食为天。填补商业空白、深耕社区经营更是超市发多年来根植社区的初心。11月28日感恩节,超市发携涅槃重生的海中店强势回归,全力打造升级版社区商业综合体。”
在中国的“硅谷”——北京海淀中关村的核心地带,有一个拥有20多年历史的农贸市场——海中市场,它见证了这片土地的繁荣,也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的昌盛。
海中市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路甲2号。它于1993年开业,2016年关停,周边社区老百姓无不感到惋惜。就在老百姓唏嘘它谢幕的3年后,2019年11月28日,超市发带着涅槃重生的海中店回归了。传承着它的使命,坚守着它的初心,以创新的姿态,温暖这片故土。
作为海淀首家“接地气、个性化、有温度、惠民生、京味浓”的社区商业集成模式——升级版的“海淀社区商业e中心”,全新的超市发海中店一期开业的一层和负一层经营面积2400余平米。以社区百姓一日三餐的高频刚需和便民服务的低频刚需为基础,丰富社区商业服务功能,打造一刻钟商圈范围内的消费服务全包围、集成化、保姆式的社区商业综合体示范店,蜕变为海淀最美市集。
最强团队严格化 打造更规范的管理模式
作为超市发2019年重点项目,海中店可说是配置了超市发“最强”运营团队。由业内知名坪效王双榆树店店长王爱平担任海中店店长,这位拥有37年零售经验的“最强”店长,另一重身份是北京市人大代表。她将与她的团队一起为海中店的顾客提供最贴心的商品、最暖心的服务。同时海中店将启用最严格的运营管理规范,将以顾客的到店体验与评价为标准,定期对商户进行优胜劣汰,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把服务百姓的一日三餐升级为服务百姓的生活。
安全为先标准化 打造更温暖的现代市集
在海中店内设有专业的农残检验室,每天对商户销售产品进行取样抽检,对不合格产品立即下架,并对商户进行汰换处理,严守食品安全最后一道防线。在海中店立项之初,超市发便聘请了业内知名的专业设计团队对海中店进行整体规划,同时听取行业专家的意见进行调整。最终形成“超·市集”“超·好味”“超·暖家”“超·乐活”“超·美食”五大区域定位,突显海中店独特的历史文化气息,颠覆顾客对菜市场脏乱差的印象。为了照顾中老年顾客购物,将原有台阶延展1.5米,放缓了坡度,重新调整了台阶的台面与高度。与多方协调进行电增容改造,解决了之前由于供电量不足导致空调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同时为更多现代化设备启用打好基础。
科技赋能信息化 打造更精准的智能管理
全新的海中店运用了ERP系统管理模式,整合内外部资源对商户、商品进行实时有效地管理。为市集中每家商户增设电子显示屏,实时将菜价信息、追溯信息、支付信息等重要信息进行公示,有效保障商户的规范化。商户每天将商品信息、价格通过手机端录入,超市发通过后台进行审核,通过后便可在前台进行公示。同时所有销售系统与电子秤都通过wifi与前台公示屏对接,实时公示市集销售物品的种类及售价,保障信息公开、透明、可监督、可追溯。
海中店的“超·市集”区域主营蔬菜、水果、鲜肉、水产、副食粮油、米面杂粮、干菜干果、主食、熟食、豆腐、酱菜等民生必需商品,辅以现炒干货、鲜花、观赏鱼等项目,满足周边社区百姓日常生活的“高频刚需”。整层采用摊位式经营,保留原海中市场经营方式的同时加以超市化管理的运营模式,组织差异化专业果菜生鲜食材。请回了原海中市场备受顾客欢迎的面条、蔬菜等商户;增加进口调料、澳洲牛排等高端商品,山东呛面馒头、天福号等人气商品。恢复了海中市场便民规范个性口碑的特点。
海中店的“超·好味”区域采用档口经营的模式,经营西四包子铺、老北京水饺、百年卤煮等北京传统小吃,同时引进了怪兽炒饭、五道口枣糕、贡茶等独具特色的网红品牌,为周边社区百姓提供早点、便餐,满足居民即买即食、安全快捷的购物需求。
开业首日现场火爆异常,“肉特便宜,才25块8。带鱼也特别好。”这类口碑在顾客间不断相传。超市发领导班子及店长也在现场听取了顾客的建议,在今后的经营中将根据顾客需求不断调整市集,最大化的满足顾客需求。
开业期间,中关村街道书记和主任、海淀置业集团总经理张建平和副总许平等领导来到海中店调研指导,对超市发海中店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个店让顾客满意,让政府满意。为中关村高知人群服务,是个很好的开端。超市发把刚需做出了美好。”
超市发作为国有企业,早在2007年便开设生鲜早市,在2008年创办超市化经营的农达菜市场,多措并举不断开拓社区经营之路。在零售业跌宕起伏的今天,超市发不跟风、不折腾,没有盲目仰头追逐触不可及的新浪潮,而是低下头走好自己的每一步路。在今后,超市发将继续传承深耕社区的企业使命,坚守做足餐厨的零售初心,在创新中不断升级,用温暖服务让城市升温。
(来源:联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