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网消息:《联商网》获悉,位于西安北郊的京东7FRESH中登广场店已于12月23日正式闭店停业,这也是截至目前京东7FRESH关闭的第一家门店。
据了解,京东7FRESH中登广场店于2019年1月17日开始试营业。根据网友分享的图片,该店12月16日发出了停业公告。
七鲜超市西安门店相关负责人表示,7FRESH七鲜超市关闭西安中登店是基于相关店面经营策略调整。闭店后,消费者在七鲜APP中的积分可以在七鲜超市其他门店使用。据悉,除了此次关闭的中登广场店,西安还有曲江大悦城店和万和城店两家七鲜超市。
新零售物种缓下脚步
事实上,7FRESH不是首个关店的新零售门店,进入2019年以来,不少主打的生鲜+餐饮+即时配送的一些新业态已经相继出现门店停业调改,一改过去两年“玩命狂奔”的势头。
4月17日,美团旗下的新业务小象生鲜关闭了常州、无锡两地的所有门店,仅保留了北京2家门店。事实上,小象生鲜从2018年7月开始才开始走出北京市场,在无锡市、常州市分别布局。这次闭店意味着刚刚开启外地扩张不到一年,小象生鲜就紧急拉回“战线”。
关于此次调整,美团方面直言闭店原因为经营表现不佳。并表示,本次调整完成后,小象生鲜的经营范围将缩小为北京这1个城市的2家门店,并将投入力量进一步优化和迭代两家门店的消费体验和运营效率。
小象生鲜闭店一个月后,类似的调整出现了盒马鲜生身上。5月31日,盒马鲜生昆山新城吾悦广场店停止营业,而这也是盒马关闭的第一家门店。
关于闭店原因,盒马方面给出的说法是“由于经营策略调整”。
在今年3月21日参加2019联商网大会时,盒马CEO侯毅曾在接受《联商网》专访时回答了关于闭店的问题,他提到“做零售业,没人能保证成功的”。
用他的话说,“此前盒马舍命狂奔,肯定会有开过头的(情况)。开过头就调整嘛。”在侯毅看来,做零售业需要有超前的商业嗅觉,看到不行就马上掉头,行的话就坚持。
从快速扩张到缓下脚步,新零售物种们遭遇了哪些困境?
新零售物种面世时,主打的是生鲜零售+餐饮模式。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赖阳认为,消费者对生鲜商品和配送的旺盛需求主要聚焦在日常生活必需的品类上,对波士顿龙虾等相对价高又不易烹饪的海鲜品类的需求未必强烈。对于大部分普通消费者来说,在线上购买鲜活海鲜配送到家自行烹饪的概率并不高,而仅靠超市门店内的堂食服务,受限于加工能力和容客率,客单量也会比较有限,一些企业的宣传卖点和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存在落差。
除此之外,在业内人士看来,缺乏线下运营基因、供应链薄弱、配送成本高昂、管理人才短缺等都是新物种存在的问题。
闭店调整与新业态亮相“齐头并进”
虽然新零售门店的闭店消息频出,但与此同时“新业态”开业的消息其实也不少。
在京东7FRESH中登广场店闭店的同时,京东7FRESH旗下两个新业态主打社区的“七鲜生活”和聚焦写字楼商圈的“七范儿”,相继在北京开出首店。
小象生鲜4月闭店时,也传出了美团正在重点布局社区小型超市的消息。美团相关人士表示,“除了小象生鲜这类生鲜零售的探索,我们目前也在进行社区小型超市的试点,这些超市目前只提供外送服务,我们还会在平台上继续围绕‘吃’进行更多服务品类的挖掘,任何有关于‘吃’的有价值的品类都会是我们的关注所在。”
而盒马则在9月将“盒马mini”首次开到上海郊区,为进军下沉市场做铺垫。此外,盒马新物种——首个购物中心“盒马里·岁宝”也于11月正式亮相深圳。
一边是闭店停业,一边是新业态频出,“一开一关”背后其实是新零售物种转向“精细化管理”的自我调整。
此前盒马CEO侯毅也直言餐饮+零售模式的“坑”,餐饮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很难产生足够的坪效来支撑门店的租金、人工等成本。所以即使有若干家店能有不错的表现,但是要再推广到其他商圈和市场的时候就会面临很大挑战。他认为零售填坑之战,就是要回到零售业的本质,回到定位理论,回到品类规划,回到价格策略,回到精准营销……
因此,可以看到新零售门店不再是粗狂式地“一招走天下”模式,而是针对不同地域、商圈、客群尝试不同的业态模式,比如盒马在mini门店中,取消以往盒马门店“标配”的悬挂链,增加散装肉禽柜台,配送范围也缩小至周边1.5公里;而京东7FRESH最近开业的七范儿,则针对白领人群的工作场景需求,取消了蔬菜、肉类等生鲜品类,在餐饮区中引入了满足夜生活消费场景的酒吧。
虽然在一路激进之后新零售物种们纷纷开始反思,但距离取得新零售的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联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