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联商网
撰文/林平
头图/企业官方
主打“第三空间”的星巴克在业态创新上又有了新进展,这次是把目光聚焦到了集装箱。
继2018年在中国台湾开出亚洲首家集装箱概念店后,9月9日,星巴克中国大陆首家集装箱店——星巴克上海智慧湾科创园店在宝山正式开业。
据悉,该店位于宝山区蕰川路6号48号楼(近地铁1号线呼兰路4号口),其前身是上海第三毛纺厂的仓库用地。
六个集装箱拼搭而成
上海智慧湾科创园毗邻黄浦江支流蕰藻浜,作为可以通航百吨级货船的河道,集装箱天然就是这里的特色元素。而这座由集装箱“垒起”的新型园区,主打的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创新社区。
据了解,该门店以“箱”为主体,由六个大小不同的集装箱创意拼搭在一起。堆叠设计的结构感与韵律感,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据星巴克设计师团队介绍,门店以集装箱为设计载体,旨在讲述品牌故事、传递星巴克文化,完美融入社区居民和上班族的日常生活之中。
▲星巴克上海智慧湾科创园店天窗设计
沿楼梯直上二楼,拐角处转身,抬头便可发现星巴克设计师的心思。集装箱独特的天窗设计,让远方的风景透过玻璃映入室内,随着日光移动,室内阴影随之变幻,相映成趣。
▲星巴克上海智慧湾科创园店画廊
二楼的纯白色集装箱空间内挂着一幅幅具有现代气息的咖啡主题艺术画,顾客行走于其中像在“艺术画廊”中观看展览。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幅毛毡编制出来的“艺术品”,主打的是体验历史与现在的交织。
▲3D打印巨幅美人鱼自由徜徉
位于二楼的露台,承载的是顾客相聚交流、享受时光的社交空间。接着步入一楼的另一只独立箱体中,有一尾3D打印的巨幅星巴克美人鱼图画,手持咖啡树叶。
当顾客站立于窗外向内而望时,集装箱更像是“水族馆”,可以看到整体面貌。
对于集装箱店特色,星巴克中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联商网》采访时表示,顾客可以通过星巴克App查询该门店所售的产品。而在门店营业时间上,集装箱店会根据所在社区进行调整。
对于未来展店计划,上述负责人称,星巴克一直在不断创新以提升顾客的体验,为不同的社区打造多元类型的创新型特色门店。
中国台湾店先试水,在箱子里喝咖啡
在美国西雅图开出全球首家集装箱店之后,星巴克在中国台湾率先开始了集装箱店的试水。
2018年9月26日,星巴克中国台湾首家集装箱门店“洄澜门店”在花莲县吉安乡开幕。
据悉,这同时也是花莲首家配备“得来速通道”的门店(DRIVE THROUGH),即通过留出车道来让驾驶员不下车就买走咖啡,希望给消费者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
早在2012年,星巴克就在美国西雅图开设了全球第一家由废弃的集装箱打造的咖啡厅,这不仅有利于回收利用废弃资源,帮助保护环境,还能激发人们更多的创作灵感。这一次,台湾这家“集装箱门店”邀请到了日本知名设计师隈研吾操刀设计。
隈研吾延续了他最擅长的“让建筑消失”,让门店和周围景观尽可能融合。以集装箱作为建筑素材,通过树木开枝散叶的理念,将各大港口的10多个集装箱像积木一样层层穿插,打造了一个纯白色的集装箱空间,而标志性的双尾美人鱼LOGO则大大地印在集装箱上。在身后配上台湾当地阿美族原住民代表性的彩绘墙,让人眼前一亮。
据星巴克方面透露,门店在内部装饰上也保留了集装箱本身的面貌,仅在部分墙面装饰木板,并以阿美族原住民的鲜艳色彩点缀。另外,门店邻近港湾,顾客坐在店内就可以欣赏花莲洄澜湾的山川和海景。
事实上,在创新门店形式的这件事情上,星巴克一直在不断突破。作为全球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的创意足迹早已遍布全球,设计的门店总是创意无穷并且能够与当地文化完美融合。例如苏黎世火车和星巴克的合作,打造了全球首家车载咖啡店;星巴克还在中国香港开了一家老冰室咖啡屋,原汁原味的还原了一整套香港冰室文化。
不断创新业态
除了在中国大陆开出首家集装箱店外,星巴克中国近年来还开出了星巴克宠物友好门店、星巴克臻选、星巴克臻选咖啡·酒坊、星巴克臻选咖啡·焙烤坊、星巴克手语店、星巴克啡快概念店等新型门店。
2017年9月,星巴克中国在深圳开出首家宠物友好门店,设置有宠物活动区、宠物专属座位以及宠物饮品等。
2017年12月6日,星巴克亚洲首家全沉浸式咖啡体验门店——星巴克臻选®上海烘焙工坊正式开业,门店面积为2700㎡,这是继西雅图臻选烘焙工坊落成三年之后全球第二家臻选烘焙工坊。
2019年2月16日,星巴克中国首家以焙烤美食为特色的全新臻选门店——星巴克臻选咖啡·焙烤坊,在徐家汇商圈港汇恒隆广场开业。
2019年4月25日,亚洲首家星巴克臻选®咖啡酒坊亮相上海外滩源,门店共1层,规划3个区域——吧台区、商品购物区、宾客餐饮区。
2019年5月19日,星巴克中国首家手语门店在广州开业,选址位于广州老城区越秀东方文德广场。对于听障社群顾客来说,东方文德手语门店将成为他们放松交流相聚的首选地。
2019年7月12日,星巴克全球首家啡快概念店在北京金融街正式开业,门店集合“在线点,到店取”的啡快服务、专星送外送服务和到店顾客体验三大功能。店内还特别增设了“星礼台”,咖啡师帮助顾客从店内自提柜取出饮品食品,或完成现场点单。
据悉,近年来星巴克中国布局的重点主要在数字化业务、国内市场供应链搭建以及第三空间升级方面。在第三空间升级方面,星巴克不再专注于之前千店一面的商务风,转而开始根据商圈位置的不同以及客群需求的不同开设更多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门店。
未来发展仍将面临挑战
据星巴克中国官网信息显示,自1999年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开设中国内地首家门店以来,截至目前,星巴克已经在中国内地180多个城市开设了超过4400家门店,拥有58000多名星巴克伙伴,而星巴克计划到2021年将实现5000家门店的目标。
今年7月,星巴克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受到疫情影响,星巴克净营收42亿美元,同比下降38.2%。净亏损6.78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则盈利13.7亿美元。
此外,第三财季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额暴跌40%,其中美国同店销售额暴跌41%,中国同店销售额下跌19%。
但就中国市场来看,第三财季星巴克中国业务营收约6.24亿美元,同比下降15%,较此前有所收窄,中国市场复苏迹象明显。
今年6月,星巴克计划在未来一年半的时间内关闭在美400家直营门店。不过对于中国市场,星巴克称将在中国增拓500家新型门店。
此前,星巴克中国已与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达成数字化转型战略合作。得益于数字化赋能,顾客可通过星巴克微信小程序,饿了么专星送服务以及搜索附近的门店等功能完成订单,一定程度上了减少了因疫情带来的损失。
今年4月,星巴克与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新生代餐饮和零售科技方面展开商业合作,并加速星巴克中国的数字化创新。这些都为星巴克在中国的复苏提供了坚实基础。
不过星巴克中国业务也迎来挑战。2019年,三顿半、连咖啡等品牌崛起,一级市场咖啡行业融资活跃。农夫山泉等传统饮料企业和各个茶饮品牌,也不断推出自己的咖啡产品,切割星巴克聚焦的市场。今年5月份,Tims中国获得腾讯亿元战略领投,在中国持续布局。Tims是加拿大咖啡品牌,和汉堡王等都隶属于RBI集团。
对于面临的挑战,星巴克中国零售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蔡德粦表示,星巴克在中国的长期发展战略从未动摇,依然在不断加大投资,努力为顾客带来不断创新升级的第三空间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