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官宣造车:雷军挂帅,首期投资100亿元

来源:联商网 CC

2021-03-30 20:35

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可能真的来了。

联商快讯: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可能真的来了。

3月30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公告称,公司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小米创始人兼CEO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雷军也在微博表示:“小米董事会今天正式批准了这项决议,小米智能电动汽车项目正式立项。”

据腾讯新闻《一线》从一位小米内部人士处获悉,小米造车团队目前已经搬到产业园内A栋一起办公,有多个小米内部团队加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官宣之前,小米曾传出与长城汽车谈判以及收购众泰汽车等消息。

2月19日,据《晚点 LatePost》报道,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一位知情人士称,小米造车或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

不过,此前小米原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曾在微博表示:“但凡说小米造车的,都是假新闻”。

2月21日,针对造车传闻,小米官方进行了回应。小米方面称,注意到近日若干媒体有关本集团拟进入电动汽车制造行业的报道。小米一直关注电动汽车生态的发展,并就相关行业态势进行持续评估及研究。不过,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

虽然市场消息起起伏伏,但雷军确实有造车梦。证券时报报道称,2015年雷军曾流露出造车想法,但多重因素之下并未施行。随后,小米通过投资方式曲线进入到汽车领域。

2015年蔚来获得的融资中就包含雷军的顺为资本;2019年11月,小鹏汽车C轮融资名单上,小米集团赫然在列;2020年,小米战略投资车联网企业上海博泰(Pateo),与梅赛德斯—AMG F1车队合作推出特别版小米米家电动滑板车Pro 2,小米10至尊纪念版将携手梅赛德斯—奔驰SUV等;2020年12月末,网传小米将联合比亚迪推新车。不过,该消息很快就被小米公关辟谣。

除了投资、跨界融合外,有消息称,2018年小米在内部启动了名为“micar”的造车项目调研,由负责制定小米战略的参谋部牵头。而2019年,小米高级副总裁王川曾向雷军建言, 2019 年底到 2020 年初,是小米入局造车的时机。

从小米自身来看,其在8年前便开始在汽车领域进行布局。据第三方平台智慧芽数据显示,目前小米汽车相关专利中发明专利超过96%,领域集中在无线通信网络、电数字数据处理、数字信息传输、图像通信、交通控制系统、距离测量、导航等领域,汽车的零配件专利占比较低。

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布局早于2013年便已启动,并在2015年左右开始国际专利布局,2015年到2019年的申请量分别是187、186、113、82和70件,2020年预测(部分专利未公开)申请量约为134件。智慧芽数据分析认为未来几年小米在汽车领域的专利预计申请量分别为2021年141件,2022年113件,趋势并未减弱。

此外,小米还进行了一定国际专利布局,13.67%的专利是国际专利。目前小米汽车相关专利技术以原创为主,尚未深入到汽车整体结构的设计,更多的是以功能性开发为主。

从小米财报来看,2020年小米实现营业收入2459亿元,同比增长19.4%,实现经调整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单Q4实现营收705亿元,同比增长24.8%,实现经调整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36.7%。手握百亿净利润的小米,似乎也不差钱。

目前,新能源汽车似乎正成为风口。2020年,特斯拉市值涨幅近7倍,曾一度让马斯克坐上全球首富的宝座,目前市值为7558亿美元(截止美股2月18日收盘);刚刚上市不久小鹏和理想,市值与IPO时相比最高涨幅达300%;蔚来2020年内最高股价涨幅达14倍,市值一度超过小米,威马融资100亿拟登陆科创板。此外,恒大、百度等跨界者不断进入造车赛道,甚至连老赖贾跃亭的FF也要起死回生了。

在政策层面,理想汽车在2016年创业前期拿到过工厂所在地常州武进高新区国资的5000万元人民币投资;上海市政府在2018年引进了特斯拉;2020年4月安徽国资向蔚来汽车投资70亿元人民币;2021年1月,珠海国资被传通过格力集团和华发集团向贾跃亭参与创办的新能源汽车公司Faraday Future(FF)投资20亿人民币。

本文为联商网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联商网APP
专业、深度、全面了解零售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