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超市买手——零售业的“实权人物”

来源:联商网

2005-01-18 09:04

在拥有800万人口的大武汉,有这样一个群体:数量仅400多人,年龄在三十岁左右,手握商家数亿元的采购大单,周旋于各供应商之间。在商场、超市、家电卖场每年数十亿元的销售额中,被称为“买手”的他们功不可没。毫不夸张地说,顾客能买到什么样的商品,主要由他们来决定。

  时刻“备战”的买手

  元月14日凌晨3时,冬寒彻骨,地面的水渍也结了薄冰。武汉某超市买手陈昊(化名)从住所出来,启动自己的爱车,径直开往汉口一家水产批发市场。

  天依然漆黑,水产批发市场里却人来人往,交易一片火热。陈昊一个个摊位地察看货品,询问价格,并将之记录在自己的手机上。

  半小时后,他开车前往另一个水产批发市场。

  6时,在超市总店办公室,他与有关工作人员互通了情况:“鲫鱼降了8角,赶快下调价格。鳊鱼的量不多,分到各店的数量要少一些。”随即,他打开电脑,看自己负责的水产类商品当天的销售指标。

  8时,陈昊的助理给他打来电话,称武昌店附近的竞争对手将鲫鱼的价格降了1元,问是否跟着降价。“立即降,我们降1元2角。”陈昊果断指示,并马上拿起电话,与供应商通话,要求调整进价。供应商不太愿意,因为压低售价意味着减少利润。

  陈昊耐心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你不降价,顾客就会跑到其他超市去购买,你没有销售额谈何利润。如果降价收到好的效果,超市不会忘记你的支持,这也有利于我们今后的长期合作。”

  半个小时后,供应商终于同意降价,陈昊放下电话,长出一口气,马上指示助手:“紧盯竞争对手的动向,一有情况马上联系我。”

  陈昊今年29岁,是武汉400多名买手中的一员,作为一名生鲜类商品的买手,凌晨起床已成为他的工作习惯之一。生鲜类商品行情变化多端,有时甚至一天变化数次,用陈昊的话来形容,就是时刻处于“战备状态”。“买手”是个舶来词

  买手在英语中称Buyer,最早源于日本。武汉市商界出现买手这一职业称谓,是在1996年中外合资的武汉广场开业时。

  这个舶来词——“买手”,是商界一个全新的职业,其工作性质与采购员有共同之处,都为企业采购商品。但是,采购员是一个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职业,给企业买回商品就完成了工作任务。买手则不同,他的工作贯穿商品采购和销售的环节,买手的工作业绩,与企业的销售额直接相关。

  在超市、商场、家电卖场等零售企业,买手数量也不一样。其中,超市的买手数量较多。本土的几家大型超市,如中百仓储、武商量贩、中商平价等,买手都在30名左右。根据级别不同,买手又分为采购部经理、买手、买手助理等。

  在武汉的外资超市,买手的情况又有所不同。以武汉的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为例,由于他们都分属于跨国集团,买手一般分为总部买手、区域买手和驻店买手。如麦德龙和沃尔玛,推行的都是集中采购制,买手大多在总部工作,因而在武汉的驻店买手人数不多。

  衣着讲究、谈吐得体、平均年龄为三十岁左右,学历为大专文化以上,精明、应变能力强、胆大心细,有极强的沟通能力。这是武汉买手的共同特点。

  真功夫下见“权力”

  许多买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权力”一词。毫不夸张地说,顾客能买到什么样的商品,主要由买手来决定。

  以超市里最常见的鸡蛋为例,想进入超市的鸡蛋供应商有100多家,但超市里只允许出现10个品牌的鸡蛋,能得到买手认可的品牌就能进超市。为了争夺进场名额,供应商要赢得买手的青睐,必须进行激烈的竞争。在商品品质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商品能否进场就完全取决于买手的喜好了。

  其次,商场、超市如果做促销活动,买手也有权力决定促销品种。而这个决定,往往就能决定这个品牌的销售业绩,关系到这个企业的成长速度。

  超市买手彭辉(化名)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省内有一鸡蛋品牌,销量一直难有突破。彭辉在经过调查后,认为这一品牌有市场上升空间,于是在端午节前夕,在超市的“POP邮报”上登了该品牌鸡蛋的价格,并将超市的黄金陈列地段给了这个品牌,并重新定做了柜台。一番功夫下来,七天时间里,该品牌鸡蛋的销售额大增,不得不扩大产能。彭辉当月也超额完成了任务。

  在众多买手中,女买手数量不多,但个个都是精英。买手李菲(化名),是武汉一家著名商场的采购部经理。年仅32岁的她,有着奶油般细腻的肌肤,化着精致的妆容,衣着在不经意中,流露出对细节的考究。

  6年前,李菲应聘进了这家商场的采购部,由于她在服装上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经她签单引进的大牌服装,每个都卖得非常不错,李菲也从一个普通的买手,升为采购部经理。

  有一次,一名代理商找到她,要将其代理的欧洲某大牌服装引入商场销售。李菲应邀去欧洲考察,观看了该品牌服装的新品发布“秀”。绮丽的色彩、夸张大胆的款式,美得令李菲叹为观止。而且,该品牌在欧洲的顾客中也富有一定号召力。

  然而,李菲在考察完后,却劝这名代理商放弃代理此品牌。代理商十分诧异,李菲解释说:“这个品牌的服装的确不错,但是在现阶段,武汉的消费者更趋向选择品牌标志更为醒目的服装。”

  出于对李菲市场感觉的信任,代理商选择了李菲推荐的品牌。果然这个牌子自进入商场以来,每年都是商场销售的前三名。代理商也因此每年赢得数百万元的利润。李菲善挑品牌的眼光一时被业内津津乐道。

  职位竞争残酷

  仅看权力,买手风光无限。据悉,在本土一些超市,内部买手岗位竞争时,报名和录取比例最高曾达到200:1。然而,身居买手这一职位,在风光的背后却有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压力。商战激烈,每一次与对手的较量对买手来说,不啻于一场战斗。

  买手秦安(化名)称,自己除了睡着了,其他时间都在开动脑筋,搜集一切与其负责商品相关的信息。此外,每年保持销售额快速增长,也是买手的压力之一。

  买手职位的残酷就在于实行的是淘汰制。据了解,武汉的超市买手,一个季度就考核一次,完不成公司规定的销售额、毛利、利润等指标就下岗。武汉的商界竞争历来激烈,买手的神经更处于紧绷状态。

  “每天片刻不敢松懈,而且,公司的销售指标也是逐年递增,今年任务是2亿元,明年可能就是4亿元或5亿元。逼得你用一切方法来挖掘自己的潜能。”采访中,众多的买手都流露出这一信息。据称,在武汉的超市业内,每年都有10%的买手被淘汰,而且,由于买手权力较大,腐败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商家对此也采取了许多措施,进行限制。比如麦德龙等外资超市就实行集中采购制,由总部的买手统一采购商品,再分配至全国的各大连锁店。这样做的好处是可减少采购中的猫腻现象,但缺点是集中采购容易导致市场反应慢。也有一些外资超市实行驻店买手制,提高了市场反应速度,但后遗症就是,隔一段时间就得更换一批买手。

  优秀买手素质高

  武汉一家超市的负责人称,买手是零售业的核心。一名优秀的买手,一般应具备以下素质:首先人品要好,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其次,要是一名数据分析专家,善于捕捉市场动向,做到先发制人;三是要有较强的技术背景,熟悉原材料的标准和特性,成为商品采购的专家;四是要有高度的敏感性,随时掌握国内外市场行情;五是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谈判能力。买手作为渠道商的代表与供应商谈判,有时可能只是对几分几厘争取或退让,但由于数量巨大,也会影响到商家的利润额。因此,谈判技巧对于降低采购成本至关重要;六是要熟悉采购流程,并能够提出改进建议。

  鲁青\(化名)是武汉某著名家电商场的买手。一次他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认为当年武汉市场上空调肯定会俏销,如果抢先于竞争对手拿到价格优惠的货源,就会在价格战上抢得先机。

  于是他说服了老总,带着近1亿元的支票,南下广州等地采购空调。结果当年夏天暴热,多家商场空调脱销,鲁青所在的商场由于货源充足,而且价格上有优势,一举成为市场上的销售冠军。

  成绩出色的买手,不仅可以拿到丰厚的奖励,而且有机会进入公司的管理层。武汉的几大商场和超市,就有不少买手出身的副总经理。(楚天金报 记者李芳)

>

联商网APP
专业、深度、全面了解零售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