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研究「效率导向」的华润Yummy集市

来源:商业地产志 Vivi

2022-01-19 08:42

牙蜜=Yummy?

最近看《爱情神话》,对里面温暖浓稠、酸香四溢的罗宋汤印象深刻。

周末找机会自己做了做,入口的那一刻,觉得灵魂和身体一起变得充盈。

热爱美食,大概是每个中国人的天性,是自古传承、深植血脉的文化基因。

对于商场而言,餐饮也是引流担当,尤其今年Foodie Social 2.0、City Mart的出现,更将餐饮市集这一概念推向台前。

近期观察发现,华润万象生活旗下的Yummy集市(中文名:牙蜜集市)高频出现,尤其在华东布点密集。

相较于Foodie Social的社交导向和人文属性,Yummy集市属于完全的「效率导向」,凭借较为精确的空间规划、面积控制与品牌组合管控,让本就是「租金担当」的小餐进一步发扬光大。

花小钱、办大事,Yummy集市的个中精髓,值得「细嚼慢咽」。

01.选址

大部分集中在非一线城市

简单梳理了一下我所发现的明确有Yummy集市的项目,主要有以下9个(按字母排序,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昆山万象汇、南昌万象汇、南京桥北万象汇、南通万象城、宁波万象汇、吴江万象汇、无锡万象城、扬州万象汇、余姚五彩城。

可以发现城市分布很明显,主要都在二三线城市的项目中,且万象汇居多。

楼层分布方面,Yummy集市基本都位于地下一、二层,是相当依赖客流的小餐业态的主力楼层。

很显然,第一个项目位于南通万象城Yummy集市,和发源于上海Foodie Social、City Mart在选址上有显著区别:

1. 前者更多集中在地下,而后者则作为「特色主力空间」,根据不同项目的空间特性,呈现在不同的楼层;

2. 前者从一开始的策略就是「大众路线」,属于比较「埋头做事」的品牌基因;后者则偏向走精英路线,有很强的社交、调性、质感的品牌属性。

这些区别在空间规划、品牌引入方面都有明显表现。

02. 空间

严控店铺面积,积极利用中岛

对于美食市集的空间规划,我认为有两点特别重要:面积控制与店铺通透性。

这两方面Yummy显然做过深入思考,因此呈现效果有一定规律可循。

先说面积控制。

Yummy集市的总面积,目测都在1000㎡以上,吴江万象汇应该可以达到2500-3000㎡,毕竟足够大的面积才能支撑市集氛围的打造。

统计了南通印象城、南昌万象汇等几个项目后,我发现Yummy在整个商场的租赁面积占比应该在5%左右,相对能够实现效率最大化。

具体到单店面积控制,核心的快餐和轻餐业态有着不同的诉求:

快餐需要预留顾客店内就餐位置,但过大会造成浪费,因此面积控制应有合理范围;

轻餐,尤其是零售轻餐,由于所有食物都是打包带走,因此在货品能够完全展示的情况下,面积越小越好。

个人观察,中岛位置的单个面积不大于30㎡,且通常是四分位,两侧店铺面积多在30~100㎡之间,烘焙、咖啡、茶饮等品牌较小,偏向范围的下限,简餐等较大,更偏向范围上限。

南昌万象汇效果图

尽管Yummy不同业态的面积需求有所区别,但整体都属于小铺范围内。

然而,提升小铺率和提高得房率之间一直存在着一个悖论:

单动线可以提升得房率,获得更多可供出租的面积,但容易铺深过大、影响小铺率;环动线可以提升小铺率,从而有助于提升坪效,但会折损面积。

对于Yummy集市而言,品牌足够丰富才能支撑起集市的吸引力,因此小铺率的优先级压倒了得房率,环动线显然更为适合。

再说说店铺通透性。

店铺通透性,本质上是店铺得到合理展示、消费者有空间舒适性的一种概括。但Yummy集市由于端部多与超市相连,因此保证超市的视线通达性也是命题之一。

Yummy集市通达性很强(来自夏谷暑雨)

南昌万象汇平面图(来自夏谷暑雨)

以南昌万象汇为例,解题思路是——增加通透中岛面积,沿动线做店铺展面,单通道改为三通道及纵向次通道,同时把中岛红线外延,尽量弱化防火分区隔墙对集市的影响。

南昌万象汇轴测图(来自夏谷暑雨)

在不同的诉求之间取得相对平衡、并追求共同利益最大化,这是Yummy集市在空间内容规划上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

大概也正因如此,Yummy集市在城市边界较为模糊的长三角地区,成为了许多「游离」客群和商旅客群的重要选择之一。

03.品牌

餐饮为绝对主力,生活配套为点缀

多种业态组合是Yummy集市和其他美食市集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不同点。

尽管餐饮仍是绝对主力,但其他业态也不可忽视。

家居、配饰、服务等业态,虽然与餐饮并不冲突,但互动感不强,我个人更倾向于认为它们是常规地下一层业态的保留。

除了以上,地下一层基本都有超市的身影,种类包括盒马、万家Mart等,但超市应该视为Yummy集市的一部分亦或是独立的主力店?

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没有得出定论,也欢迎大家探讨。

具体来看餐饮的细分业态,我同步列举了一些在Yummy高频出现的品牌:

快餐>>

中式快餐:谷田稻香、剪花娘子、阿香米线、甬正麻辣香锅

西式快餐:牛男手造比萨、鲜目录寿司

小吃:继光香香鸡、廖记棒棒鸡、周黑鸭

轻餐>>

烘焙:西树泡芙、爸爸糖

茶饮:Coco、伏见桃山、另茶

零食:三只松鼠、槑子君、美珍香

可以看出,Yummy集市倾向于选择口碑较好的连锁品牌,客单价多在15~40元之间,鲜少突破50大关。

这也是除城市选择之外,我认为最能证明Yummy集市专注走大众路线的证据。

餐饮细分业态的配比,快餐略少于轻餐,但二者差距不大。不过在长期的调改中,茶饮和烘焙比例有明显的上升之势。

实际上,不仅是Yummy集市,万象系普遍在提升茶饮和甜品的比例。

以上海万象城为例,仅在去年它就引入了Peet’sCoffee、% Coffee、M stand、蔡嘉等品牌,并且Manner由单店拓成双店。

本质上,还是咖啡茶饮强劲的业绩表现和强大的生命力与适应力,提高了各商场对于咖啡茶饮密度的心理预期。

综合以上,Yummy市集并不是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基于长期运营经验的选择性提升。

它追求的并不是高举高打,而是通过更为精准的指引、更具有标志性的命名及空间营造,来为B1的小餐集群赋能。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发现相较于Foodie Social、City Mart的报导者众,Yummy集市的关注度着实低的可怜。

但事实上,我觉得它对于大部分出身普通的商场更有借鉴性——大多数商场所面临的首要任务,都是在有限的经营预算下,实现业绩和租金的提升。

Yummy集市花小钱、办大事的思路,不仅具有更强的普适性,也是对于始终坚持用心经营的商场的一种激励——细心、认真地练好基本功,终能登上属于自己的光明顶。

>

联商网APP
专业、深度、全面了解零售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