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联商网
撰文/灰灰
“未来,公司会进一步覆盖长三角地区和华东地区,到2025年预计实现800家门店的目标。”比宜德创始人兼CEO Philipp Spangenberg曾公开表明的“豪言壮语”,在2023年末划上了尾声。
比宜德超市已全面停业
12月23日消息,比宜德超市发布公告称于2023年12月22日暂停营业,毫无征兆,也暂无原因。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比宜德或将退出中国市场。如果属实,这也是中国商超企业开始折扣化以来倒下的第一家外资零售商。

《联商网》查阅大众点评,目前比宜德在上海有152家门店,昆山2家门店,虽然目前营业状态显示正常,但在拨打了10余家门店电话后要么显示关机 ,要么是无人接听。
上海一位行业人士向《联商网》提供的信息显示,附近的比宜德超市已经关闭,门店也贴着暂停营业公告。


同时,据该行业人士称,“门口有司机在摆摊卖货”。

比宜德的突然关门也让不少消费者感到吃惊和惋惜。
有网友给《联商网》留言称:“我家后面就有一家,价格真的很划算,突然就一纸公告贴门上闭店,太突然了。”
也有网友留言表示,“比宜德绝对良心超市,去年封控后的物价就他家没涨,东西品种少但是价格实惠,开在居民区又方便,就这么关门太可惜了。”
还有一位自称是比宜德员工的网友留言称:“作为员工22号晚上营业结束突然说明天不用上班了,猝不及防,工资没有拿到,赔偿还得自己维权。”
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知名零售专家顾国建表示,比宜德是第一家中国商超企业开始折扣化以来倒下的外资零售商。它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有7年了,业态性质更像是德国早期的阿迪Aldi,这样的业态要在中国生存发展难度是很大的,它的倒下只是苦了广大供应商了。
中国硬折扣模式的路难走?
比宜德2017年进入中国,以ALDI奥乐齐在德国老家翻版著称,价格“感人”,商品、门店、服务极简,涵盖日常生活所需,主要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店内是仓储式卖场风格,主要为消费者提供常规的杂货商品,精选了600个SKU,门店面积约200至300平方米。
作为中国硬折扣超市的最早入局者,其创始团队CEO来自德国,创始顾问团队有着数十年在推行硬折扣实践方面的丰富经验,加上中国的硬折扣市场属于早期发展阶段,有较大的市场缺口,因此比宜德一度被市场看好。
2017年至2021年,比宜德的销售年复合增长率为120%,其中自有品牌占销售总额的40%,且四年间在上海和江苏开出了160多家门店,快速发展期全国门店数量也一度突破了200家。
2021年,比宜德获得了Argan Capital独家投资的数亿元成长期融资。同年,比宜德正式推出线上平台,增加了配送到家服务。
不过,随着中国硬折扣零售模式发展提速,越来越多的入局者进入。
如与比宜德同出德国的ALDI奥乐齐,2019年正式进入中国线下市场后快速扩张,与比宜德相比,奥乐齐的门店设计更加时尚有秩序感,更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又如盒马奥莱的扩张。盒马CEO侯毅曾对《联商网》表示,硬折扣店不是泡沫,是零售真功夫,未来会取代超市大卖场,成为老百姓购生鲜的首选。
与此同时,盒马鲜生事业部(盒马鲜生、盒马mini)业态从今年10月13日起就全面启动折扣化变革,从盒马鲜生线下门店开始,覆盖全国超过350家门店。
赛道扩张加速,硬折扣看似被市场看好。
不过有业内人士持反对意见称,“比宜德都倒闭了,说明这个模式估计在国内很难走通了。”
也有人表示:“这两年新起的国内很多所谓硬折扣店充斥着各种劣质品,曾经专门去体验过不同的店,发现有些食品买回去真的难吃。”
中国的硬折扣模式,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