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瞻新
胖东来从商超零售跨界文旅,成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已经多年。去年开始又先后为嘉百乐、步步高、永辉、物美等超市做调改,印证了“胖东来模式”的可借鉴可复制性。胖东来的成功,固然是创始人于东来个人的经历、阅历和觉悟使然,而“胖东来现象”在传统超市零售业乃至商业界“内卷”的暗流中,投下了一颗“天外来客”般的陨石,水面激起了波涛,更在深处荡起了涟漪。
人们赞赏、质疑,从五湖四海涌入胖东来所在地许昌,同时也在这似乎前所未有的商业“奇迹”之下追问、反思。当下的商业都在对抗内卷,胖东来能在传统线下商超走出超常规发展之路,其成功逻辑到底是什么?
联商网庞小伟把它归结为创业者(企业家)的“Y轴”成长,即内生成长。通俗地说,也是内心的“觉悟”。《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X轴”是常规的、可见的、形而下的,“Y轴”则是超常规的、无形的、形而上的。商业素来被认为是现实的经营,把资源和人组合起来,以利润为衡量标准进行生产、制造、服务。胖东来反其道而行之,以人的美好(如“自由、爱”)为目标标准,以专业和品质保证合理利润,商业成为了生长和传播美好的乐园、“道场”。
胖东来太过火爆,又如此另类。如果以“商业模式”来探寻它成功的秘籍,那么连“商业模式”这个概念本身也要重新考量。就像对一篇文章做阅读理解——作者的立意主题不在商业上,而在商业的目标愿景:人的美好生活上。你从商业上去揣摩、理解,就难有作者同频、本质的心流体验。于东来屡屡提到,他的经营理念和中西方优秀文化相通,如果我们在胖东来的商业表象上还不足以理解其内在机理,那么返回到文化的源头上或许有不同的惊喜。
谈到“商”,往古时去看,首先有位“商圣”映入眼帘:越国大夫范蠡,公元前536年生于宛地(今河南南阳),又称“陶朱公”。《史记》记载:“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他居家则至千金,居官则至卿相,积财巨万,却“三聚三散”,将家财分给乡邻又全身而退,被后世誉为“文财神”、“商圣”,也被当今商界精英所推崇。其人距今2500多年,是李白诗中“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真实写照、后世商业的共同祖师。巧的是,胖东来轻财重人、与员工分享利润之道,和范蠡的“散财”理念是相通的。但胖东来还不止于散财:分钱只是“美好”的表现途径之一。胖东来让“商”的视野超越于商业、财富,指向(或者说回归)人的美好,而“真善美”是人类共通的理想、梦想,在商业的往来、循环中,人们不仅完成了钱和物的交换,也完成了彼此真善美的会心、交心。
范蠡越是把财“散”出去,财越是“聚”回来,如此往复,正所谓“三聚三散”。《道德经》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是关于“舍”和“得”的反常逻辑,听起来离现实生活很远,但胖东来的经营实绩在现代社会证明了这句话。“不满意就退货”看似“与人”吃亏,其实以此得到了信任,而信任是交心、交易的基础。在经营层面,胖东来为员工考虑的“不开心假”、为顾客考虑的“新鲜度管理”等等,看似是“为人”的付出,其实收获的是百千万倍的信誉和支持。“反者道之动”——与传统商业的逐利目的相反而行,结果是符合了人心之道,取得口碑的树立、商业的成功。
于东来说“真诚是最好的营销”,像“厚德载物”、“诚信为本”这些处事准则,只要做经营的都耳熟能详。胖东来证明,只要真正持之以恒去践行,这些常挂在办公室的箴言就是实实在在的经营秘笈。儒家经典《大学》有这么一段:“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财和人,哪个是本、哪个是末,两千年前的典籍是这样教导,今天的胖东来恰好是那样实行——它从员工出发,让员工从物质到精神得到尊重和爱,并通过员工将尊重和爱传达给顾客,顾客得到前所未有的真诚体验、感动于胖东来的“以人为本”,进而用购买来表达支持。
这样一个正向的、良性的商业循环,内在逻辑十分清晰、简单。但看过《美好之路》这本书的人知道,对步步高等超市的调改,专业上都有标准可参考,最难处还在于理念、文化上的认识,并让管理层和员工从这个认识出发,去发自内心、顺理成章地行动。
我想这就是时下正风起云涌的“人文经济学”,胖东来证明了人文和经济不是两张皮,而是本来愿景一致、可以互促共生的。过去短缺(或者说供不应求)的时代,经济由需求拉动,商业无暇考虑人文;当下和未来则是供给充分甚至供远大于求的状态,人们对商品的需求是从“有”向“好”,这个“好”,包括了品质、价格、特色,还包括经营者的理念、情怀、人文因素。
于东来所谈的“胖东来文化”,不是简单的“文化赋能”,而是文化本身成为员工和顾客幸福感的源泉、经营成果的保证——人文就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柱石,而经济繁荣就是人文幸福的表现之一。
所以,胖东来模式下的企业家、员工、顾客都能轻松快乐,其本质上与中国传统思想智慧是贴合的。中国文化的主题是“道”,顺道而行,好比顺流而下,容易得到人心的共鸣,商业经营也就事半功倍。
于东来说“胖东来是一所学校”,学校不但是教专业技术的,更重要的是教方法、理念、智慧;不但是教如何谋生,更教如何快乐、幸福地生活。
于东来曾教人怎么快乐有品位地做乞丐、摆地摊,乃至在各自的人生位置简洁、明快地成就幸福。无论企业家还是员工、顾客,商业是可以传递爱的,人生都是可以美好的,人人都有成为所在领域“胖东来”的潜质,人人都有觉悟美好的天赋,只是被错误的方法、想法所遮蔽。于东来说第一批调改的12家超市老板给了他信心,因为短短一年时间,“最大的变化不是企业,而是企业家变得童真了、轻松了,开始找到自己了。”
当“美好”之气通过胖东来的调改注入企业,团队从上至下被真诚所感,轻松、快乐从个别的萌芽到相互激荡,信念逐渐增强,整个企业的人、货气场和经营气氛就开始调转酝酿,直到像拨云见日一样焕发光彩、生机,阳光重新普照大地。
《坛经》中记载六祖慧能的话:“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商业之路,就是人生之路;经营之道,便是生命之道。“自性迷”,就是内卷、重压、残酷竞争;“自性觉”,就是轻松、快乐、美美与共。
市场、商业的服务对象是人,如果商业的过程是“己所不欲而施于人”,那在逻辑上是无法圆通、自洽的,不但商业的结果背道而驰,而且人承受的分裂、压力和煎熬使得健康不可持续、难以长久。而觉悟,就是生命的逻辑自洽,就是让人变得轻松、通透,让商业变为人心所向,简单、长久,让商业中的人轻松、快乐,幸福、美好。
当人们找到了被尊重、被爱的真情,找到了信任、归属感,商业和经济也将迸发蓬勃的活力。
感谢胖东来,在这个时代为我们实证、让美好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