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上上千
编辑/娜娜
2025年,京东强势进军外卖行业,这场看似突然的商业布局,实则是多方利益博弈与行业发展趋势共同作用的结果。
京东的入局,犹如投入外卖市场的一颗重磅炸弹,不仅搅动了原本相对稳定的行业格局,也为整个外卖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数与思考。
一、东哥“以身入局”
近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为推动业务,亲自参与送外卖工作,并与外卖小哥深夜共吃火锅。这一举动背后,是京东在外卖领域的一系列战略布局。
京东以“零佣金+品质外卖”的组合拳强势切入外卖赛道,精准抓住商家、用户和骑手的核心诉求。
对于商家而言,“零佣金”政策极具吸引力。2025年5月前入驻的商家可享受全年免佣金,后续5%的佣金率也显著低于美团、饿了么6%-8%甚至更高的综合成本。这吸引了高客单价的连锁品牌纷纷入驻,短时间内为京东积累了可观的商家资源,初步搭建起外卖业务的供给端基础。
在配送服务方面,京东依托达达集团庞大的配送网络,拥有130万活跃骑手,覆盖2600多个县区市,宣称最快9分钟送达,并推出“准时保”超时赔付机制。这不仅给用户带来配送时效上的新期待,也对美团、饿了么的配送优势形成挑战。同时,京东主打“品质外卖”,通过严格筛选“品质堂食餐厅”并线下核验确保食品安全,以此在同质化严重的外卖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外卖的需求。
此外,京东宣布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打破了外卖行业长期依赖灵活用工、保障不足的模式。这一举措引发行业震动,倒逼美团、饿了么等竞争对手跟进改善骑手待遇,推动整个外卖行业在骑手权益保障方面向前迈进。
二、美团应战
面对京东的来势汹汹,美团迅速做出战略调整,展现出行业龙头的应对能力。在骑手保障方面,美团宣布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跟进骑手保障政策。这一举措既回应了京东在骑手权益上的挑战,也有助于稳定其庞大的745万骑手队伍,增强骑手的归属感和忠诚度,确保配送网络的高效稳定运转。
在技术投入上,美团持续加码,加速推进无人机配送技术研发和AI调度系统的优化升级。通过无人机配送,美团期望突破传统人力配送的限制,进一步提升配送效率和降低成本;而AI调度系统的优化,则能更精准地匹配订单与骑手,规划配送路线,减少骑手等待时间和无效行驶里程,巩固其在配送效率上的领先地位。
在商家策略方面,美团通过调整佣金收费模式,开展“取消超时扣款”等试点工作,减轻商家压力,并加大对中小商家的补贴力度,提供流量扶持、营销活动补贴等,增强商家对平台的信任与依赖。同时,凭借在下沉市场多年的深耕优势,美团进一步强化与当地商家的合作,巩固自身在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的领先地位。此外,美团还充分发挥自身骑手规模和用户基础优势,积极拓展即时零售与多场景服务,深化“外卖+到店+酒旅”的本地生活服务闭环,增强用户粘性,提升平台竞争力。
三、京东的“以攻为守”
京东入局外卖,这一商业动作背后蕴含着复杂而深远的战略考量,绝不是一时的冲动之举。
从京东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商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其入局外卖的重要驱动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电商行业经历了高速增长,但如今增速逐渐放缓,流量红利逐渐消失,各大电商平台都面临着用户增长瓶颈和流量焦虑。京东作为电商巨头之一,也难以幸免。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虽达9.74亿人,但增长速度已明显趋缓。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京东急需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外卖作为高频的本地生活服务,具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高频次的消费需求,能够有效激活用户活跃度,帮助京东突破增长瓶颈,成为其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理想选择。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分析,美团等平台的业务扩张对京东构成了直接威胁。美团凭借在外卖市场的优势地位,逐渐向即时零售领域渗透,通过“高频外卖带低频零售”的策略,将业务触角延伸至3C数码、美妆等京东传统优势领域。
2024年美团闪购日单量突破1800万单,酒类订单达到京东全站近2倍,成人用品订单达京东全站近4倍,3C家电订单接近京东全站一半。美团闪电仓数量在2024年达到3万个,其配送时效普遍在30分钟以内,高效的配送服务和丰富的商品品类,吸引了大量用户,对京东的电商业务造成了明显的冲击。
京东这一操作本质上是以攻为守,通过高频的餐饮订单牵制美团资源,延缓其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扩张速度,巩固自身在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力,保护自己的核心业务。
从京东的生态布局来看,外卖业务是其完善全场景消费生态的关键一环。自2015年推出“京东到家”起,京东就开始在即时零售领域进行布局,并不断整合达达配送资源,于2024年升级为“京东秒送”。外卖作为即时零售最高频的入口,能够与京东现有的生鲜、日用百货、3C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通过外卖订单的高频配送,京东可以优化即时零售的配送网络与服务流程,提升配送效率与用户体验,实现“高频带低频”的消费闭环。同时,京东一旦通过外卖业务成功切入本地生活市场,便能以此为核心,向外辐射构建起涵盖餐饮、零售、医药等多元业务的本地生活生态系统,提升整体竞争力。
京东的入局打破了市场原有的竞争格局,美团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竞争策略。京东在骑手权益保障、佣金政策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对美团的优势地位构成挑战,美团需要加大在各方面的投入,如为骑手缴纳社保、优化技术提升配送效率、调整佣金策略留住商家等,以应对京东的竞争,守护自己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
写在最后
短期内,京东外卖面临诸多挑战。其入口隐蔽,在用户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仍需提升;商家数量与美团、饿了么相比仍有差距,用户心智培养也需要时间和大量投入。此外,补贴退坡后订单量可能出现波动,如何平衡成本与盈利将是京东外卖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而美团虽然地位稳固,但市场份额增长空间将受到挤压,同时需要应对商家流失和成本上升的压力。
长期来看,这场竞争将为外卖行业带来积极变革。佣金透明化、服务差异化、骑手权益保障等将成为新的竞争焦点,推动行业从“烧钱扩张”转向“服务升级”。外卖平台将从单一送餐服务向“本地生活服务+电商”扩展,加速生态整合,竞争维度也将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未来,美团、京东、饿了么以及抖音等新玩家,可能会凭借各自的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美团或许会继续深耕下沉市场,京东可能凭借品质外卖抢占一二线高消费群体,饿了么聚焦技术与物流升级,抖音探索“直播+外卖”等创新模式。
京东入局外卖,既是一场商业竞争,也是一次行业变革的契机。虽然短期内充满挑战,但从长远来看,这场竞争有望推动外卖行业朝着更规范、高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最终让消费者、商家和骑手受益。然而,行业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京东与美团等平台能否在竞争中实现共赢,还有待市场的检验和时间的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