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MUJI 無印良品(下称MUJI)发布了《感觉良好的生活和社会——MUJI無印良品中国2024可持续发展回顾》(下称《回顾》)。
连续第二年发布《回顾》,MUJI的可持续叙事没有改变,依旧围绕可持续发展历程、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构建、地域联结及社会公益的贡献、人本主义的践行四大维度,并在以“创造良感生活”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愿景体系下,将“自然的力量”这一品牌理念,进行了更具象化的呈现。
《回顾》中四个维度都有着精彩的表述,但关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构建依然是重中之重,但是今年的《回顾》加强了四个维度的内容联系,也很清晰的表达了“可持续生活方式离不开本地化的发展与对现地社会的贡献”。
自2019年起,MUJI在中国设立“本地商品开发团队”,进行植根于中国消费者生活的商品开发,陆续推出了OBP海洋再生素材系列、宠物用品系列、凉感系列、暖柔系列等创新的商品系列,到如今,MUJI通过深入研究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利用本地的原材料和生产力,不仅仅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商品,也让MUJI在品牌认知和消费者互动方面与中国市场越来越近。
MUJI的本地化发展与社会贡献赋能自身可持续发展
MUJI以良感生活为目标,构建可持续生活方式;立足中国文化特色,助力文化传承,通过地域联结及社会公益的实践,积极为良感社会作出贡献。在产品方面,MUJI不断深化本地化开发策略,今年新推出的汉麻系列产品就是选择中国黑龙江省种植的汉麻,从取材、加工到款式设计,带着来自黑土地的自然力量。以趋海废弃物通过多重工艺再生为素材的OBP海洋再生素材系列在生产过程中,MUJI收集了105370kg趋海塑料用于该系列商品的制造。其中,OBP手编包源自山东省平度市阿姨们的手工艺,在提高当地居民文化自豪感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从整个产业链上来说创造了一个可持续的循环。
目前,MUJI生活杂货商品中70%为本地开发商品。2024财年,MUJI新上市商品中在中国本地开发的商品数量为3936SKU。MUJI利用本地的原材料和生产力,为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带来自在轻松的惬意感。
除了商品方面,MUJI在本地的社会公益方面也有很多突出表现。MUJI坚持融入当地,成为社区的参与者与贡献者,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多可能性。
2024年6月,在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的邀请下,無印相伴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前往大南坡村,在大南坡村完全小学,志愿者为同学们组织了美育实践活动,使他们感受艺术与可持续生活之美。MUJI将环保教育融入日常,带领孩子们探索人与自然的良好关系,感受、学习并践行可持续理念。
同一时期,MUJI携手“无境深蓝”公益组织在深圳大鹏较场尾海滩开展净滩活动,MUJI组织志愿者们清理海滩上的垃圾、塑料和其他废弃物,并为他们普及了海洋生态保护的相关知识。MUJI致力于减少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并鼓励更多人加入到海洋保护的行列中来。
2024财年,MUJI开展的社会公益类活动影响力覆盖人群2100万余人次,截至2024财年末,MUJI开展的社会公益类活动累计受益人群36000余人次。
MUJI的绿色运营,实现更低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MUJI秉持匠心运营之道,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除了商品开发和融入本地的社会公益贡献,MUJI以“为顾客、员工和社区创造更好的体验和价值”为目标,探索在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注重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空间解决方案。
MUJI将门店视为与消费者联结的重要场所,从设计到建造均考虑门店对环境的影响。截至2025年3月,MUJI共落地27家环保材料使用门店,单店环保材料占比均达到60%以上,其中有9家是零油漆门店。在2024年,MUJI积极推广“零油漆”门店,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购物环境,以零油漆的门店为例,简单测算它的碳排放量,门店建筑全生命周期单位面积的碳排放量相较传统的MUJI店铺减碳比例已经达到30%以上。
MUJI在物流环节中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使商品运输过程中更加绿色低碳。MUJI积极推广新能源车辆的应用,截至2024财年末,在常温普通商品运输中,新能源运输车辆在末端配送中的占比达25%,投入使用的新能源车辆到达了67辆,相比于使用燃油车辆,这一举措减少大约有872吨的碳排放量,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MUJI善用“自然的力量”,心怀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深知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构建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基石,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深植根于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从门店的精心布局运营、资源循环利用到绿色物流的升级推进,致力于打造一个绿色、可持续的崭新未来。
回归原点,MUJI的企业理念,即通过着眼于“人、自然与物品的理想共生关系及身心富裕的人类社会”的商品、服务、店铺和各项活动,为实现“感觉良好的生活和社会”做贡献,从未改变,而根植于其中的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构建既是向万物共生的躬身践行,也是商业文明进化的全新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