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即时刘说
撰文/刘老实
在当下的消费赛道中,有四个品牌正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众的目光。
年轻人为泡泡玛特的Labubu心甘情愿地充值信仰;全国的超市从业者将胖东来视作精神图腾;刚刚上市的蜜雪冰城在二级市场备受追捧,股价一路高歌猛进;而锅圈食汇则成功跻身大众居家享受火锅或烧烤的首选。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蜜雪冰城的创始人张红超、张红甫兄弟,泡泡玛特的创始人王宁,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以及锅圈食汇的创始人杨明超,皆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
这不禁让人好奇,河南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能够孕育出这些新零售传奇?这些创始人又有着怎样的特质,使得中产阶层都甘愿排队为之买单?
张红超、张红甫与蜜雪冰城
蜜雪冰城的创立,是一段充满艰辛与拼搏的故事。张红超,1978年出生于河南开封的农村,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因家庭经济条件所限,他不得不辍学回家。为了帮助家庭改善经济状况,年少的张红超尝试过养殖鸽子和兔子,但都未能取得成功。后来,他又投身药品销售领域,历经无数次的奔波与挫折,却依然未能实现经济上的突破。
1996年,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改变命运的决心,张红超带着奶奶缝在口袋里的3000元,踏上了前往郑州求学的道路。为了赚取学费和生活费,他在课余时间卖过奶粉、做过食品业务员,甚至在夜市卖过玫瑰。生活的压力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但他从未放弃。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他以全系第一的成绩获得了奖学金,也为自己的创业之路积累了第一桶金。
在郑州的街头,张红超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尝试。他开过餐馆,卖过1.5元一份的酸辣土豆丝。然而,由于餐馆选址在学校周边,他遭遇了四次强拆,这段经历让他苦不堪言,甚至被戏称为“郑州拆迁史活标本”。但张红超骨子里就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没有被这些挫折打倒,而是继续寻找新的商机。
1997年,经过不断的尝试和研发,张红超推出了售价仅1元的蛋筒冰淇淋。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他大胆创新,用鸡蛋替代面粉,没想到这款产品迅速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成为了爆款。这一成功让张红超看到了希望,也坚定了他在饮品行业发展的信心。
2004年,张红超正式将自己的品牌命名为“蜜雪冰城”,寓意着甜蜜、幸福的冰雪世界。此时,他的弟弟张红甫也加入了创业队伍。张红甫,1984年出生,比哥哥小6岁。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决然地跟随哥哥一起创业,负责品牌营销和战略扩张。兄弟俩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张红超主抓产品研发和供应链,张红甫则专注于品牌运营和加盟体系的拓展。
不过,蜜雪冰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创业初期,由于资金有限,他们只能租下狭小的店面,设备简陋,条件艰苦。但他们凭借着对产品品质的严格把控和对成本的极致控制,逐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张红超坚持“抠门哲学”,从自建糖厂、果酱厂到物流体系,他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精细化管理,力求降本增效。
2018年,公司曾引入职业经理人“章总”优化股权架构,但由于理念上的分歧,最终双方分道扬镳。这次经历让兄弟俩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发展理念,他们决定坚持“赚慢钱、稳钱”,拒绝资本的介入(2021年前未接受融资),依靠自身的力量稳步发展。

在品牌营销方面,张红甫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2018年,蜜雪冰城与华与华合作,设计了超级符号“雪王”以及脍炙人口的广告语“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这句简单而又充满感染力的广告语,配合上可爱的雪王形象,迅速在市场上传播开来,让蜜雪冰城的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
如今的蜜雪冰城,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茶饮帝国。截至2023年,其全球门店数量超过3.2万家,其中海外门店数量超过3100家,业务覆盖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2025年3月3日,蜜雪冰城正式赴港上市,股票代码为02097,以开盘价262港元计算,总市值高达988亿港元,张红甫与张红超的身价也随之飙升至854亿港元。
蜜雪冰城的成功,离不开张红超和张红甫兄弟俩的共同努力。他们从苦难中一路走来,凭借着对下沉市场的精准洞察、极致的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缔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甜蜜帝国。
王宁与泡泡玛特
1987年,王宁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的一个商贾家庭。在家庭浓厚经商氛围的熏陶下,王宁从小就接受了商业启蒙,对零售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家族会议和亲朋聚会中,长辈们谈论的生意经,如同一颗颗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经商创业的梦想。
王宁的第一次商业尝试,是在高考后的那个暑假。由于自幼热爱足球,他凭借着自己的热情和勇气,在小学门口发放传单,成功招揽了二十多个学生,在公共广场上办起了足球训练班。
尽管条件简陋,没有专业的训练场和教练,但王宁一人身兼数职,努力将培训班经营得有声有色。这次经历不仅让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好胜心和野心,为他日后的创业之路奠定了基础。
大学期间,王宁进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学习广告学专业。在校园里,他积极参与各种创业项目,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天赋和创新精神。
他主持拍摄了《爱上西亚斯》系列视频,记录了在校期间的点点滴滴,并将这些视频制作成精美的光盘,在学校餐厅门口售卖。这一创业项目不仅让他在校园里小有名气,还让他深刻认识到零售行业的魅力和潜力。
2008年,王宁发现了格子铺模式的商机。他租下整个铺子,然后将其分割成多个小格子,分租给不同的商家。这种新颖的商业模式,为他带来了早期的资本积累。然而,王宁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一直在寻找更大的商业机会。
2010年,23岁的王宁用卖掉格子铺的20万元,在北京中关村欧美汇购物中心开了第一家泡泡玛特店。最初,泡泡玛特只是一家普通的潮流杂货集合店,经营着各种时尚小饰品、文具、玩具等商品。但王宁敏锐地察觉到,潮流玩具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014年,泡泡玛特代理了日本爆款IP“SonnyAngel”,这一决策成为了公司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不到两年的时间,“SonnyAngel”就为公司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营收。这次成功让王宁更加坚定了在潮玩领域发展的决心。此后,他开始积极寻找更多优质的IP资源。
2016年,王宁得知香港设计师王信明(kennywong)设计的潮玩形象molly深受年轻人喜爱,便毅然飞往香港,与王信明洽谈合作,成功买下了molly的版权。molly撅着嘴唇、有着湖蓝色大眼睛,左眼角下还有一颗泪痣的独特形象,迅速吸引了大量粉丝。泡泡玛特以molly为核心,推出了一系列盲盒产品,这种带有惊喜和收藏属性的产品形式,瞬间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热潮。
在王宁的带领下,泡泡玛特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12月11日,33岁的王宁带领泡泡玛特在港交所上市,成为“盲盒第一股”,上市首日市值便突破1000亿港元。此后,泡泡玛特相继签约SKULLPANDA、DIMOO、THEMONSTERS等众多超级IP形象,并推出小野、小甜豆等新锐IP,构建了一个庞大的IP宇宙。

王宁始终坚持“尊重时间,尊重经营”的理念,他认为一个成功的品牌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精心的经营。他喜欢从哲学中汲取智慧,享受在逆风中前行的感觉,因为他相信只有在困难和挑战中成长起来的能力,才是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核心竞争力。
2024年,37岁的王宁入选《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创下该榜单最年轻白手起家企业家的纪录。如今的泡泡玛特,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潮流文化娱乐集团,产品畅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王宁从河南小城走出,凭借着自己的商业智慧和创新精神,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潮玩王国。
于东来与胖东来:用真诚和爱打造的零售传奇
1966年9月,于东来出生于河南许昌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困难,他在18岁之前只上过不到7年学。踏上社会后,于东来为了生计,贩卖过冰棍、兜售过水果、卖过冰水、甘蔗、电影票等小生意。1984年,18岁的他进入一家橡胶厂工作,但好景不长,工厂因经营不善倒闭,他也因此失业。
1990年,在于东来24岁时,在哥哥嫂子的帮助下,他开了一家烟酒店。然而,由于当时国内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烟酒属于计划物资,缺乏经验的于东来急于赚钱,两次被人用低价假烟骗钱,还因销售假烟遭到警方抓捕入狱。这次惨痛的经历,让于东来深刻认识到诚信经营的重要性。
后来,于东来还曾前往陕西秦岭开矿,但依旧未能赚到大钱。到1992年,他不仅没有积累财富,反而因为接连创业失败,背上了30万元的债务。面对如此困境,于东来并没有放弃,1995年,他重拾旧业,在许昌开出一家名叫“望月楼胖子店”的店铺,主要售卖烟酒糖等产品。这一次,于东来下定决心要保证商品的真品质量,用诚信赢得顾客的信任。
或许是上天眷顾这个努力且有决心的人,消费者很快就认可了望月楼胖子店的商品品质,纷纷前来购买。短短不到1年的时间,于东来的店铺就获得了50万元的盈利。这次成功让于东来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经营理念,那就是诚信经营,为顾客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
1996年,台海危机爆发,刚刚赚到钱的于东来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拿着2万元跑到北京,为国防工业捐款。他的这一善举受到了央视的关注,央视还为他们拍摄了一部名为《三兄弟的故事》的纪录片。这件事情让于东来在当地声名鹊起,也进一步提升了胖东来的品牌形象。
1997年8月,于东来将“望月楼胖子店”更名为“胖东来烟酒有限公司”,同年10月,开出了第一家分店。从29岁到31岁这三年间,于东来通过精心经营烟酒店,赚到了近300万元。然而,命运似乎又一次跟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1998年3月,因为许昌当地的地痞的报复,其门店被一把大火烧毁,还不幸烧死了8个员工。这一沉重的打击,让于东来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自责之中。
但是,于东来并没有被这次灾难击垮。1998年底,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于东来的两家店面重新开业。经历了这场生死劫难,于东来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了更深的感悟。他意识到,企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要为社会做出贡献,要为员工、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从那以后,胖东来开始实行明码标价,标注每件商品的进价与售价,让消费者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1999年,于东来带领胖东来提出了“不满意,就退货”的服务理念。这一理念在当时的零售行业中可谓是石破天惊,许多人都认为于东来太傻,这样做会让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但于东来坚信,只有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事实证明,他的这一决策是正确的。“不满意,就退货”的服务理念,让胖东来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前来购物。
2000年,于东来在胖东来公司内部实施股份制,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2年,胖东来生活广场建成开业,当年公司的销售额就达到了5亿元。2003年非典期间,于东来果断捐款800万元用于抗疫,再次展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2005年,于东来带领胖东来在河南新乡开店。他给员工开出了河南零售业最高的工资,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他还在公司内部设置了“委屈奖”、“不开心假”等独特的福利,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于东来常说:“如果你们不下决心把50%的利润分给员工,就不要来我这里学习了,学了也白学!”在他看来,只有让员工过得幸福,员工才会真心实意地为企业奋斗,为顾客服务。
2011年,胖东来的年销售额达到了大约60亿元。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于东来也逐渐意识到盲目扩张可能带来的风险。2012年到2015年,于东来主动关闭了多家胖东来门店,开始对企业进行战略调整和优化。他明确建议同行企业家,不要盲目追求规模,要注重企业的品质和内涵发展。
2020年1月25日,于东来向武汉红十字会捐赠5000万元用于抗疫,再次彰显了他的大爱情怀。2021年3月,于东来宣布胖东来员工强制执行40天带薪年假,对于不听话去加班的人,还要进行罚款。他还鼓励员工“每周必须回家陪父母吃一顿饭”,为此不惜要求胖东来超市周二闭店,全员带薪休息。于东来的这些举措,让人们看到了他对员工的关爱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深入到了员工的生活和情感层面。

如今,于东来所创立的胖东来模式却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永辉、步步高、物美等知名零售巨头纷纷学习胖东来进行门店调改。马云曾评价胖东来:“胖东来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其他企业的不足。”
如今,胖东来虽然门店数量不多,仅在许昌和新乡两地拥有13家门店,但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却无比崇高。于东来用真诚和爱打造了胖东来这个零售传奇,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为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杨明超与锅圈食汇
1968年出生于河南周口的杨明超创立了锅圈食汇,立志打造一条产品质价比高、价格具有竞争力的中国家庭厨房食材供应链,彼时他已经年近五旬。
当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在家中自制火锅和烧烤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生活方式。
然而,消费者在采购火锅和烧烤食材时,往往面临着品类不齐全、采购不方便、价格高等问题。杨明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需求,决定创立锅圈食汇,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火锅烧烤食材采购服务。
锅圈食汇的第一家零售店于2017年1月在河南省郑州市开业。
开业初期,杨明超就非常注重产品的品质和价格。他深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就必须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且实惠的产品。为此,他亲自搭建供应链体系,带领团队走访全国266家食材核心产区(如内蒙古牛羊肉基地、山东蔬菜大棚),建立直采合作关系,剔除3-5层中间商,使核心产品成本降低20%-30%。以招牌牛油火锅底料为例,通过自建工厂标准化生产,单锅成本比市售品牌低15%,但牛油含量高出10%,真正实现“真材实料更低价”。
在产品品类方面,锅圈食汇不断丰富和完善。从最初的火锅底料、各种肉类、蔬菜,到烧烤用的肉类、海鲜、调料等,几乎涵盖了火锅和烧烤所需的所有食材。此外,锅圈食汇还创新推出场景化产品矩阵:针对价格敏感型用户,推出9.9元火锅基础套餐(含底料+蘸料+蔬菜);针对品质需求人群,引入和牛卷、黑虎虾等高端食材;针对“懒人经济”趋势,开发29.9元“烧烤一键式”组合(含腌肉+调料+烤具),解决烹饪门槛问题。每月推出2-3款新品,如2023年上线的0添加防腐剂“轻享火锅底料”,首月销量突破50万袋。
为了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杨明超还积极推动线上业务的发展。2020年6月,锅圈App正式上线,推出“30分钟极速达”服务,线上下单占比从5%跃升至35%。通过用户消费数据反推供应链,例如根据南方市场订单激增情况,针对性增加椰子鸡底料、潮汕牛肉丸产能,库存周转率提升至行业领先的45天。这种“线下体验+线上履约”的OMO模式,让锅圈食汇在疫情期间逆势增长,2022年线上下单量同比激增210%。
在门店扩张方面,锅圈食汇采取“先扎根河南、再辐射全国”的稳健策略。2019年,公司扩展零售店超过500家;2022年12月,锅圈食汇的签约门店数量累计突破万家;截至2023年9月26日,锅圈食汇共有9978家门店,门店已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其中60%位于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成为社区餐饮数字零售化的领军企业。杨明超拒绝盲目扩张,曾主动关闭200家低效门店,聚焦单店盈利模型优化,实现平均每18小时开出1家新店的同时,保持单店日均销售额超2万元的行业高位。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杨明超高度重视供应链的建设。锅圈食汇供应链现有3大生产基地(河南、四川、山东),3大食材研发中心,品类上游衔接266家食材供应商,买手直溯源头、全球采购。通过与供应商的深度合作,锅圈食汇不仅能够严格把控产品质量,还能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产品供应,确保消费者随时都能买到新鲜、优质的食材。其打造的“中心仓-区域仓-门店”三级物流体系,依托河南交通枢纽优势,实现北上广深4小时达、其他城市次日达,食材损耗率控制在1.5%以内(行业平均3%)。

2023年,锅圈食汇入选“中国社区零售TOP50”,杨明超被评为“年度新零售创新人物”。从郑州一家小店到全国近万家门店,他用6年时间构建了“家庭餐饮零售”新范式,带动上游50余个农业合作社增收,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3万个,成为河南供应链优势与创新精神结合的典型样本。
河南孕育新零售传奇的深层密码
这些河南本土成长起来的新零售品牌,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绝非偶然,背后有着河南独特的地域优势、营商环境以及文化基因的支撑。
供应链优势是河南新零售崛起的底层密码。
以蜜雪冰城为例,为实现极致的成本控制,蜜雪冰城构建了庞大且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从原材料种植到生产加工,再到物流配送,蜜雪冰城几乎实现了全产业链覆盖。其在河南、广西等地自建原料生产基地,种植茶叶、水果等原材料,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同时,蜜雪冰城建立了专属的物流配送网络,通过集约化的物流管理,实现了高效的货物运输和配送,将产品快速、准确地送达全国各地的门店。
锅圈食汇同样在供应链上狠下功夫。其拥有3大生产基地和3大食材研发中心,与266家食材供应商紧密合作,买手直溯源头、全球采购。这种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使得锅圈食汇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丰富多样、品质优良且价格实惠的火锅烧烤食材。从生产到配送,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严格把控,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稳定性,满足消费者对居家饮食的高品质需求。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交通枢纽,为企业的供应链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食品加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便利的交通网络则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众多企业依托河南的地域优势,不断优化供应链体系,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助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河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创业扶持等,为创业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在行政审批方面,河南不断简化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推行“一站式”服务,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河南庞大的消费市场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河南是人口大省,拥有超过一亿的常住人口,消费潜力巨大。企业在河南发展,可以更方便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及时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而且,河南地处中原,辐射范围广,企业以河南为基地,能够更快速地将业务拓展到全国市场。蜜雪冰城、锅圈食汇等品牌,都是在河南本土发展壮大后,逐步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的。
坚韧与创新的精神传承是河南运营优秀新零售品牌的文化基因。
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河南企业家独特的精神品质。从历史上看,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孕育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和商业巨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河南人形成了坚韧不拔、勤劳勇敢、诚信友善的性格特点。这些优秀的品质,在当代河南企业家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张红超在创业过程中遭遇了无数的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最终缔造了蜜雪冰城的商业传奇;于东来经历了多次创业失败和重大灾难,但他依然坚守诚信经营的理念,用真诚和爱打造了胖东来这个零售神话。
同时,河南企业家还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王宁将盲盒模式引入潮玩行业,开创了潮玩消费的新潮流;杨明超创立的锅圈食汇,创新了家庭厨房食材的零售模式,满足了消费者的新需求。他们在传承河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为中国新零售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胖东来、锅圈食汇这四个品牌的成功,以及它们背后河南创始人的传奇故事,展现了河南在新零售领域的强大实力和无限潜力。更令人欣喜的是,更多的河南新零售品牌及其新零售带头人正在崛起,不断续写着河南新零售的创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