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职业餐饮网
作者/旖旎
京东的“鲶鱼”入局,彻底点燃外卖江湖战火.
这两天,美团和淘宝闪购再度掀起“零元购”外卖补贴大战,厮杀再度升级。
而另一边,天猫俏咪咪扎进“校园”市场抢食。今年2月,天猫校园推出了全新外卖品牌“天猫校园外卖”。其中餐品不仅覆盖一日三餐,还有夜宵和烘焙、甜点下午茶,主打“10元起送、0元配送费”。
究竟它创新出了怎样的校园外卖新模式?这种校园外卖集合店模式又是否能跑通?
天猫“校园外卖”上线,0元配送,10元起送
校园场景,一直是外卖巨头们盯上的一块香饽饽。
天猫从2021年,就曾尝试做校园外卖集合店,但当时锁定的是超市零售商品。
当时还处在疫情期间,学生们可以通过支付宝、手机淘宝、饿了么APP进入饿了么界面,搜索天猫校园进行下单。
足不出户,在宿舍就可以下单,送到指定地点。

而如今,其针对校园餐饮外卖不仅上线了专门的小程序,还主打0元配送。
究竟天猫的线上校园外卖,有着怎样的亮点?
1、顾客通过“公众号或小程序”下单
与其他平台APP点单不同,天猫是通过微信小程序来下单。
天猫注册和上线了同名的“天猫校园外卖”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
顾客通过其公众号跳转链接,或者小程序直接进入主界面。

点餐流程与在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上没有差别。
顾客选好餐品,填写地址和送达时间,就可提交订单。
不过配送方式除了一般的外卖配送和预约到店自提外,还多了一项快递邮寄,可能适用于零售包装食品等品类。
2、品类覆盖一日三餐、夜宵、下午茶,目前推行“限时”配送
其外卖配送的种类很丰富。
包括水饺面食、校园食堂、校园超市、鲜果餐饮、烘焙甜点、炸鸡汉堡、特色小吃等。
小吃和烧烤夜宵等。

其中页面还可以看到特价商品售卖,商家可以通过打折特惠活动来引流。

在配送时间上,目前还不是全天可配送。
依据不同高校,但大部分都锁定在上午10:00-13:00、下午16:00-19:00,午餐和晚餐两个饭点。

3、目前已在多个省市开通,外卖店不局限于校内
记者查看发现,天猫校园外卖目前在多个省市开通了此项服务。
包括海南、湖南、山东、江西、四川、陕西、新疆等地的高校。
入驻天猫校园外卖平台的商家不局限于校内,也有学校附近的校外商家。
职餐记者从天猫校园三亚校区的小程序看到,页面显示袁记云饺、幸运咖、正新鸡排、赛百味等头部餐饮连锁品牌正在筹备中,即将入驻。

4、10元起送,配送费为0元,招募校内专送骑手
小程序上的所有商品都是校园专送,配送时间在30钟左右,配送费用为0元,10元就可以起送。
而从其小程序,我们也看到了外卖骑手招募链接。
天猫外卖直接在校园招募“学生”作为转送骑手或快递员。

阿里、京东、美团又“盯上”外卖集合店
2025年的外卖战场,可以说战火一波接着一波,从未停歇。
前天(7月5日),淘宝闪购加码优惠券补贴力度,推出“满19减19”“满18减18”。美团也不甘示弱,推出“0元外卖”“0元自取”。
霸王茶姬、瑞幸等品牌单杯饮品外卖价格接近“零元购”,这也让外卖平台订单过亿,门店销量暴增。
而这样近乎“疯狂”的厮杀和赛道内卷,也让寻找新的市场切入口成为平台们的共识。
从天猫校园外卖的“0元配送”到京东7鲜MLL实体集合店探索,再到美团浣熊食堂放心外卖集合店,巨头们正用不同逻辑探索“外卖集合店” 模式,寻找新增量。
1、阿里、京东、美团,巨头们纷纷盯上“外卖集合店”模式
早在阿里天猫建立校园外卖之前,美团和京东就已经开始着手探索外卖集合店模式。
像是职餐记者之前报道过的,6月18日,京东在哈尔滨开了首家实体餐饮集合店7鲜mall,其中既有老字号,也有如蜜雪冰城一样的头部餐饮品牌。试图通过线下实体集合店,来为线上品质外卖做基础。
还有像是美团的浣熊食堂,它并非平台自营,也不直接参与餐饮经营,而是一套由平台主导设计的外卖新基建。通过全链条透明化,以重资产投入换取行业的长期信任回报。
然后再回过头,看阿里的此次探索,则是以天猫校园外卖为切口,瞄准校园场景做初步模式探索。
三巨头利用自身供应链、流量入口与场景运营上的不同核心优势,掘金本地生活市场。
2、校园场景切入,成本小、需求集中
与其他平台不同的是,阿里这次盯上的是校园场景。
饿了么当时就是从校园起家,如今还是想通过校园“老巢”来探索新模式。
为什么选择”校园“?
一方面它是低成本“试验田”。校园配送效率快,用人成本低,像是阿里如今招募本校生为骑手,更是解决了配送人员问题。而围绕校园食堂和校园外部的餐饮商家整合,也更容易集中。
另一方面流量获取更容易,大学生客群群体在学校较为集中,更易获客和方便获取市场反响和数据。
而且这部分群体还有高需求,堪称被低估的消费金矿。
《2025 校园产业生态白皮书》显示,2035 年高校在学人数将达 7211 万,大学生日均外卖 2.1 次,餐饮外卖规模超 1.6 万亿,年复合增长率 9.6%,其中 “高性价比 + 即时配送” 需求占比超 70%。
所以阿里盯上这块沃土,进行模式创新打磨。
3、阿里重启“炉灶”,用“天猫”来探索新模式
从通常意义上讲,阿里应该通过饿了么来探索校园外卖集合店模式。
但此次却通过“天猫”另起炉灶,也许是为了开辟独立战场。
饿了么已形成成熟体系,若天猫校园外卖通过饿了么入口运营,可能会分流原有用户,且难以突破固有框架。
独立品牌 “天猫校园外卖” ,可更灵活试验 “零售+餐饮” 集合店新模式。
而且,此次天猫校园外卖仅通过小程序与公众号运营,不依赖超级 APP 流量。
试图通过一个新场景切口,利用校园这个低成本“市场”,来探索一个新的可能,未来跑通可以与饿了么一起并行掘金。
总结:
“所有商业变革的起点,都是对场景价值的重新挖掘” 。
当京东用7鲜Mall试图以“线上+线下”撬动品质外卖;
美团以浣熊食堂明厨亮灶的外卖集合店模式抢占市场份额;
阿里借天猫校园外卖集合店模式抢占校园外卖市场;
三巨头在 “外卖集合店” 赛道的混战,本质是对本地生活服务场景的话语权争夺。
对于餐企而言,当巨头们用资本与技术撕开场景边界,聪明的餐企早已准备好从混战缝隙中抓取属于自己的增长密钥。
毕竟在商业的棋盘上,永远不缺跟风者,缺的是懂得借势破局的机会捕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