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日订单突破1.5亿,却被阿里京东连续将了军

来源:联商专栏 映山红

2025-07-14 16:22

即时零售的终局,有三个预测。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映山红

编辑/娜娜

在象棋对局中,“将军”是指一方棋子下一步能直接攻击对方的将(帅)或国王,迫使对方必须立即应对(即“应将”),否则将输掉比赛。

在电商与本地生活服务的激烈战场上,美团近来可谓腹背受敌。京东与阿里两大巨头先后出招,分别从不同维度对美团形成了强大的冲击,连续将了美团 “两军”,使美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阿里京东的相继出招,一场即时零售百亿补贴大战正式打响,让外卖龙头美团陷入十年来最严峻的战略困境。

一、京东将军:大幅提升美团运营成本

京东在2025年率先发起攻势。4月15日,京东以“零佣金+骑手全社保”突袭市场,打出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明牌,直击行业痛点。这步棋精准击中美团要害。作为拥有800万骑手网络的巨头,美团因补贴加码及骑手社保成本上升,单均配送成本应声大幅增长。面对京东的突袭,美团被迫接招。原本依托市场领导地位控制成本的美团,不得不跟进提升骑手福利,运营成本结构被彻底改变。京东这步棋不仅大幅提升美团运营成本,更在道德层面抢占制高点,将自身定位为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行业标杆,迫使美团陷入两难。

美团起初对此反应较为平淡,然而,京东外卖订单量的快速增长令美团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对手。从4月订单量破千万,到6月直接飙升至2500万单,京东外卖发展迅猛。为应对京东的挑战,美团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这无疑大幅提升了其运营成本。在骑手方面,美团及时为骑手补上社保,以保障骑手权益,避免骑手资源的流失。这一举措虽然是必要的,但也增加了美团的人力成本支出。

此外,美团还在业务布局上进行了调整,宣布美团闪购独立。美团闪购定位为“24小时陪伴消费者的新一代购物平台”,最大看点是从餐饮外卖逐渐延伸至全品类,并实现“30分钟送万物”。这一战略调整意味着美团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拓展品类、优化供应链以及提升配送效率等方面,进一步加重了其运营成本的负担。

二、阿里将军:消耗美团年度利润

相较于京东从运营成本角度的进攻,阿里则直接从利润层面给美团施加压力。淘宝闪购的上线以及高达500亿的补贴投入,成为了搅动市场的重磅炸弹。阿里500亿补贴方案几乎是盯着竞争对手的全年利润量身定制的。

淘宝闪购自上线以来便动作不断。4月30日,淘宝天猫旗下即时零售业务 “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并在淘宝App首页Tab以“闪购”一级流量入口展示,首日上线50个城市,5月6日便推广至全国,扩张速度十分惊人。6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 CEO 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宣布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业务决策执行上与中国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统一作战,进一步整合了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资源。

7月,阿里主动发起补贴大战,淘宝闪购投入500亿元补贴商家和用户,这一举措直接引发了与美团的激烈对抗。7月5日晚间,阿里、美团两大平台放出大量且大额的外卖红包券,如“满25减21”“满25减20”“满16减16”等多张无门槛的外卖券,甚至部分外卖还能“零元购”。随着优惠券的发放,大量用户涌入两大平台下单,导致美团一度出现宕机。

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12日,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再次突破了1.5亿单,其中拼好饭订单突破3500万单,神抢手订单突破5000万单。美团战报中的1.5亿单里,可能有8500万单是低价值无效单,仅神抢手的5000万单就可能一单至少亏10块钱,一天下来在这方面就可能亏损5亿,再加上其他单量的投入,美团在补贴大战中的支出十分惊人。

从财务数据对比来看,去年阿里的调整净利润为1575亿,美团为438亿,京东为478亿。阿里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持续投入补贴,若补贴大战持续,美团的年度利润将面临严峻挑战,甚至可能被大幅侵蚀,这对其利润造成了极大的消耗。

此外,阿里的战略布局不仅仅局限于外卖补贴。通过将饿了么、盒马以及飞猪等业务进行整合,阿里试图打造一个更加完善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闭环。盒马作为新零售特种兵,其入淘意味着阿里有意提升“即时零售”的生态闭环能力。阿里以“最王兴”的方式攻击美团,从多个维度对美团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形成挤压。

三、即时零售最终花落谁家?

在京东和阿里的双重夹击下,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的领先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即时零售的最终格局将走向何方呢?

从市场现状来看,美团虽然目前在即时零售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京东和阿里的入局已经改变了市场竞争态势。美团在即时零售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其庞大的骑手队伍、广泛的商家资源以及成熟的配送体系,使其在餐饮外卖和即时配送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和数据。然而,面对京东和阿里的激烈竞争,美团需要不断巩固和拓展自身优势。

京东在外卖业务上发展迅速,日均订单量超 2500 万单,其凭借强大的物流配送能力和在电商领域积累的品牌影响力,正逐步向即时零售全品类拓展。但京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资金规模相对有限,难以像阿里那样持续进行大规模补贴。在淘宝闪购500亿补贴之后,京东没有及时跟进,若无法在补贴退坡后维持用户粘性,或不能及时将外卖流量转化为全品类消费,其在即时零售市场的地位可能会受到影响。

阿里凭借淘宝闪购的强势入局以及饿了么、飞猪、盒马等业务的整合,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淘宝闪购的日订单量飙升至8000万单,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力。阿里拥有强大的线上平台运营和组织能力,以及不断加大投入的AI能力,这有助于其在即时零售领域发挥开放平台带来的协同效应。但阿里也需要进一步优化配送体系,提升配送效率,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即时性的需求。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即时零售赛道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输家”。巨头们的持续发力不仅没有压缩市场空间,反而通过服务升级和场景拓展,吸引更多消费者进入即时零售消费场景,推动行业整体规模快速增长。未来,即时零售的竞争将更加注重供应链的优化、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用户体验的创新。能够构建更高效的供应链,提供更优质、个性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平台,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关于即时零售的终局,近期高盛给出了三大情景模型的可能终局预测:

一是在基准情景中(概率50%),美团守擂成功,形成5.5:3.5:1格局。美团的核心护城河在于高频用户习惯与下沉市场壁垒。

二是在阿里逆袭情景下(概率30%),淘宝闪购与饿了么深度整合,形成4.5:4.5:1双寡头。阿里的胜算在于“淘宝4亿月活+支付宝10亿用户”的双引擎导流能力。

三是在京东突围情景中(概率20%),京东依赖供应链优势实现5:3:2三分天下,但前提是需解决运力区域化瓶颈。

写在最后

美团在京东和阿里的连续攻势下,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京东率先将军,以骑手社保和品质定位提升行业成本门槛;阿里随后出招,以500亿补贴发动消耗战;美团被迫两线作战,单日订单创新高的背后是8500万低价值无效单的沉重负担。京东通过提升美团的运营成本,从根基上对美团形成威胁;而阿里则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以补贴大战消耗美团的年度利润,试图在利润层面拖垮美团。在这场即时零售的大战中,目前虽然胜负未分,但各方都在积极调整战略,加大投入。

美团需要在坚守核心业务的同时,加快拓展非餐品类供应链,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京东要解决资金可持续性和流量转化问题;阿里则要进一步优化配送等服务环节。未来即时零售的格局充满变数,最终的赢家将是能够在成本控制、利润获取、服务质量以及用户体验等多个方面实现最佳平衡,并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和监管要求的企业。这场电商巨头之间的较量,不仅将决定即时零售市场的未来走向,也将深刻影响整个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发展格局。

这场战役已超越外卖范畴,升级为“基础设施层”控制权争夺。十年前,平台争夺的是成为消费者最习惯使用的“服务层”;如今,争夺的是整个城市即时配送公路网的控制权。几年后回望2025,这场战役可能像曾经的千团大战一样,浓缩着互联网企业波澜壮阔的命运转折。正如王兴在内部会议上的宣言:“我们将不惜代价赢得这场竞争。”只是这代价,正被阿里与京东联手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美团的回应,将决定其在未来即时零售版图中的最终位置。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美团这位昔日王者,正在即时零售的烈火中接受最严峻的考验。

版权声明:联商专栏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专栏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不得转载,违规转载必究。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联商网立场。

1 >

联商网APP
专业、深度、全面了解零售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