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胖东来与山姆看中国零售的未来之路

来源:联商专栏 古德民君

2025-09-23 11:09

中国零售业的未来,不在于“复制胖东来”或“模仿山姆”,而在于抓住“商业向善”的核心。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古德民君

在电商冲击与理性消费观念的双重浪潮中,中国零售业正从“价格战”“流量战”的粗放竞争,转向“价值战”“人心战”的深层变革。胖东来与山姆,一个是深耕区域的本土商超“标杆”,一个是全球布局的外资会员店“巨头”,看似路径迥异,却以“商业向善”为共同内核,勾勒出中国零售行业的未来走向。

两极崛起:不同赛道的“向善”起点

中国零售市场的分化,从未阻挡“以用户为中心”的企业突围。胖东来与山姆虽定位悬殊,却都以“创造真实价值”开启了成功之路。

胖东来:区域零售的“信任突围”

扎根许昌、新乡的胖东来,目前仅13家门店,却创造了惊人业绩。据胖东来公开数据显示,前8个月销售额达153.67亿元,约占2024年全年销售额的90%;时代广场店单店前8个月销售额39.41亿元,预计年底有望超越山姆单店水平。这份成绩的起点,是对“区域消费者信任”的坚守,不追求规模扩张,而是通过极致服务夯实本地口碑,最终在许昌、新乡市场实现超60%的份额占比,成为“小而美”的区域零售样本。

山姆:会员零售的“价值锚定”

沃尔玛中国总裁朱晓静曾披露,2025年将有8家山姆会员店单店年销售额突破36.7亿元。作为沃尔玛旗下的会员制仓储超市,山姆以“中产家庭价值供给”为核心,会员续卡率长期保持高位,其260元/年的主卡年费、130元/年的副卡年费,并非单纯的“门槛”,而是“品质承诺”的等价交换,通过全球供应链直采、自有品牌占比超30%的策略,提供大包装、高性价比的商品,精准锁定中产家庭“省心、优质”的消费需求,成为“大而强”的全国性零售标杆。

核心价值:“向善”如何转化为竞争力?

胖东来与山姆的商业模式看似差异显著,却在“员工关怀”与“消费者信任”两大维度,共享“商业向善”的底层逻辑,将道德承诺转化为不可复制的竞争壁垒。

对待员工:从“成本”到“资产”的认知革命

胖东来以“人性化管理”打破零售行业“低薪、高流失”的魔咒。基层员工税后平均月薪9886元,店长月薪超7.8万元,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不仅将90%利润分配给团队,还提供40-60天的年度休假,甚至设立“不开心假”。这种“把员工当家人”的制度,带来了极高的员工忠诚度。员工主动为顾客提供“洗鲍鱼、切水果”等超预期服务,形成“员工幸福—服务优质—顾客复购”的正向循环。

山姆虽未公开员工薪资细节,却通过“职业成长体系”践行对员工的责任。建立从采购到门店的全链路培训机制,供应链岗位的专业度考核与薪酬直接挂钩。会员顾问团队需深度理解家庭消费需求,提供“商品搭配建议”“售后跟踪”等增值服务。这种“赋能型管理”,让员工成为“品牌价值的传递者”,支撑起山姆高客单价的业绩。

对待消费者:从“交易”到“信任”的关系重构

胖东来将“透明”作为信任的基石。通过飞书平台实时公示销售数据、人员流动、管理制度,甚至公开商品成本价,彻底消除“信息差”。推行“无理由退换货”,哪怕是已开封的零食、穿过的衣服,只要消费者不满意均可退换。这种“不留退路”的信任承诺,让胖东来会员年均消费达1.5万元,形成“复购率超80%”的铁杆客群。

山姆则以“品质确定性”构建信任。自有品牌商品均经过严格品控,如卤味产品实现“0添加防腐剂”、肉类零食减钠25%,甚至联合上游厂商定制工艺。门店常态化的“试吃体验”“商品溯源讲解”,让消费者直观感知品质。这种“看得见的优质”,支撑起山姆900万会员的规模,线上订单占比超50%,成为中产家庭“闭眼买”的首选。

数据印证:“向善”驱动的增长韧性

业绩数据是“商业向善”最直接的试金石。在2024-2025年零售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胖东来与山姆的增长韧性,印证了“价值驱动”的可持续性。

胖东来:超预期的区域爆发力。2025年前8个月销售额突破150亿元,预计全年可达240亿元,同比增长有望突破50%。这一增速远超创始人于东来“控制在200亿以内”的预期。核心驱动力并非规模扩张,而是“信任红利”的释放。郑州首店尚未开业,仅“即将进驻”的消息就引发本地消费者关注,倒逼周边商超提前升级服务,足见其“信任品牌”的号召力。

山姆:稳定的会员增长曲线。截至目前会员数突破900万,单店销售额持续领跑,线上订单因“满99减10元”“免运费”等增值服务显著增长。更关键的是,山姆会员的“消费粘性”,卓越会员年均消费超3万元,是普通商超客单价的5倍以上,这种“高忠诚度+高消费力”的客群结构,让山姆在即时零售大战中仍能保持利润稳定。

未来之路:“商业向善”的三大演进方向

在笔者看来,胖东来与山姆的成功,并非偶然的“个案”,而是中国零售业从“粗放增长”转向“价值竞争”的必然结果。其经验指向三个明确的未来趋势。

员工价值,从“服务工具”到“品牌伙伴”

胖东来的实践证明,“高薪资、高福利”不是成本负担,而是“服务质量”的投资。员工满意度每提升10%,顾客复购率可提升15%以上。未来,零售企业需重构“员工关系”,建立与业绩挂钩的薪酬体系、提供职业成长通道,让员工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创造”,这将成为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核心壁垒。

信任经济,从“营销噱头”到“经营底色”

在消费理性化的今天,“低价”“促销”已难以打动消费者,而“透明”“可靠”成为新的消费决策依据。胖东来的“成本公示”、山姆的“品控溯源”,本质是将“信任”融入经营全链路。未来,零售企业需建立“信任机制”,公开供应链信息、简化售后流程、承担社会责任,让“向善”成为品牌的“隐性资产”。

即时零售,从“应急补充”到“价值延伸”

即时零售或将成为双方共同关注的新增长点。胖东来计划探索“1公里生活圈”线上配送,山姆已通过500个前置仓实现“1小时达”。两者的布局并非单纯“跟风”,而是“服务场景的延伸”,将线下的“优质服务”“品质商品”同步到线上,让“即时性”与“价值感”并存,避免陷入“低价内卷”的陷阱。

结语

竞争之外,更需“向善”的行业共鸣。2025年,胖东来宣布进军郑州,新店与山姆郑州店仅隔数公里,这场“近身交锋”被外界视为两种零售模式的对决。但事实上,真正的赢家不是某一家企业,而是整个中国零售行业。胖东来的“区域信任模式”将倒逼本地商超提升服务,山姆的“全球品质模式”将推动行业供应链升级,这种“鲶鱼效应”正是行业需要的活力源泉。

中国零售业的未来,不在于“复制胖东来”或“模仿山姆”,而在于抓住“商业向善”的核心,即对员工有温度,对消费者有诚信,对行业有担当。当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将“价值创造”置于“规模扩张”之上,中国零售才能真正摆脱“低价内卷”,走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版权声明:联商专栏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专栏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不得转载,违规转载必究。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联商网立场。

1 >

联商网APP
专业、深度、全面了解零售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