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古德民君
万店规模与资本加持的双重对决,中国量贩零食行业正经历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深刻变革。
中国量贩零食赛道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万辰集团旗下的“好想来”与由“零食很忙”、“赵一鸣”合并而来的“鸣鸣很忙”,手握全国超过3.5万家门店,在短短几年间重塑了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与消费者的零食购物习惯。
八月底,万辰集团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上半年总营收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89%;量贩零食业务贡献了223.45亿元,同比增长109.33%,占集团总收入的98.95%。几乎同一时间,其主要对手“鸣鸣很忙”也传出预计2025年GMV突破800亿元的消息,并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准备冲击“港股量贩零食第一股”。
01
行业格局:从群雄割据到双雄争霸
中国量贩零食行业已从“群雄割据”步入“两强争霸”的时代。
2023年11月,行业头部品牌“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宣布战略合并,成立“鸣鸣很忙”集团。这一合并彻底改变了行业生态,新集团门店数量一举突破1.6万家。
“好想来”则依托万辰集团的资本实力加速扩张,万辰集团将旗下“陆小馋”“好想来”“来优品”和“吖嘀吖嘀”四个品牌统一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到2025年上半年,其门店数已达15365家,稳居行业第二。
在长沙市雨花区运达大厦,“鸣鸣很忙”的总部与“好想来”的招商中心比邻而立,这里的每一次决策,都牵动着数以万计的量贩零食店未来的命运。
02
好想来:资本加持与多维创新
“好想来”背后的万辰集团展现出极强的增长动能。2025年上半年,万辰集团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2亿元,同比激增超500倍。其成功背后是一套多维度创新策略。
商品创新方面,“好想来”正积极拓展全品类零售业态。2025年初,万辰集团旗下来优品在合肥落地“来优品省钱超市”首家超级门店,覆盖品类从休闲零食到食品生活,SKU数量从1900个增加到3000个。
同时,“好想来”还借助IP衍生品扭转市场对量贩零食“毛利率低、盈利模式单一”的刻板认知。2024年下半年,万辰集团开始主动布局IP生意,在门店中增加盲盒、徽章、周边等IP衍生品,其中不乏“王者荣耀”“哪吒”“三丽鸥”等知名IP。
供应链优化是“好想来”另一大竞争优势。万辰集团已建成覆盖全国的分布式仓储网络,包括50多个区域配送中心和超90万平方的现代化智能仓储体系,利用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可以实现“T+1”配送,降低库存周转天数的同时,保证产品新鲜度。
资本市场运作方面,万辰集团于2025年9月23日正式递表港交所,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以推进国际化战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

03
鸣鸣很忙:规模为王与效率制胜
合并后的“鸣鸣很忙”展现出显著的规模优势。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全国门店数突破2万家,覆盖全国28个省份,其中约58%位于县城与乡镇,成为行业首家达到这一体量的企业。
“鸣鸣很忙”的财务表现同样亮眼:2022至2024年,GMV从64.47亿元跃升至555.31亿元,营收从42.86亿元增至393.4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从0.81亿元提升至9.13亿元。预计2025年,其GMV有望突破800亿元。
“鸣鸣很忙”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庞大的加盟网络与高效的渠道管理。加盟商数量从2022年的994家增长至2024年的7241家,覆盖全国28个省及所有县级城市。渠道结构持续优化,最大加盟商销售占比从2.6%降至1.0%,经营风险大幅分散。
在效率方面,“鸣鸣很忙”通过“去中间化”和规模采购的议价能力,创造了显著的价格优势。据公开资料,量贩零食店能够将商品加价率从传统零售的2倍降低至1.5倍,平均价格比线下超市渠道的同类产品便宜约25%。

04
行业变革: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量贩零食行业正在对规模化后时代产生更深思考。跳出价格战等多维度构成的旋涡,从而寻找新的发展重点与增长极正是品牌眼前的考题。
头部企业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战转向综合实力较量。据极海品牌监测数据,“好想来”有55%的门店分布在三四线城市,其中有一半都面临着来自“鸣鸣很忙”1km以内的直接竞争。这种“短兵相接”的竞争态势,促使企业必须打造多维度的竞争优势。
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指出,量贩零食门店低价竞争导致的品质与毛利率问题较为突出,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降低产品成本,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同时压缩利润空间。此外,产品同质化严重也是一大挑战,缺乏创新和差异化,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为应对这些挑战,头部企业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方向。“鸣鸣很忙”创始人赵定介绍,量贩零食行业经历了三次迭代:1.0阶段是“散称+进口食品”为主流渠道的门店模型;2.0阶段形成了“品牌产品+厂牌产品”的商品矩阵;3.0阶段则更加注重“更加有品质的商品+更加合理的价格”。
05
未来决战:四大关键赛道定胜负
在笔者看来,未来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好想来”与“鸣鸣很忙”的竞争将聚焦四大关键赛道,谁能抢占先机,谁就更接近“王者”宝座。
一是供应链与自有品牌。“好想来”已通过双品牌线打下基础,“鸣鸣很忙”也势必强化该布局。新零售专家鲍跃忠认为:“发展自有品牌应该是包括零食连锁店在内未来的一个很重要出路”。
二是资本市场动作。万辰集团计划发行H股赴港上市,推进国际化;“鸣鸣很忙”也在冲刺“港股量贩零食第一股”。资本市场的表现将直接影响两家企业的扩张速度。
三是数字化与会员运营。万辰集团表示将加强门店运营、品牌建设与会员体系的搭建。而“鸣鸣很忙”也需要加速数字化以提升用户忠诚度。
四是即时零售与全渠道融合。未来的零售是线上加线下模式,量贩零食企业需要考虑全渠道布局,例如近几年品牌对于前置仓模式的探索等。“好想来”已覆盖5000家门店,“鸣鸣很忙”不可能缺席这一增量市场,即时零售领域竞争将进一步白热化。
谁将称王,犹未可知
笔者认为,“好想来”与“鸣鸣很忙”未来的较量,将不再局限于门店数量与营收规模,而更深层地走向供应链效率、自有品牌占比、会员忠诚度与数字化能力。万辰集团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将量贩零食业务的目标定位为“带来欢乐的社区商业基础设施”,而这一定位的实现,需要更多元的价值创造。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的竞争并未侵蚀行业大盘,反而共同做大了市场蛋糕,通过规模采购、供应链优化与精细化运营,持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最终让消费者受益。这片广阔的市场,足以容纳双雄共舞,甚至等待新的挑战者加入。这场“零食之王”的争夺战,还远未到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