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商业圈呈现出勃勃生机,由最初塘沽解放路金街为主力商圈,洋货及泰达核心商圈为次级商圈的发展格局,转变为塘沽解放路金街延伸塘沽新华路的主力商业圈,泰达三大街商业圈和市民广场为次级商业圈的新格局。
塘沽与泰达商业项目形成了差异,消费群体也有所不同,两大区域的商业圈都自称一体。解放路金街立足塘沽本地和开发区外来人员;洋货市场依据自身特色可以吸引塘沽以外消费者;泰达商圈主要辐射开发区内数量庞大的外企人员和白领高端消费。
解放路商业圈——
本土消费核心
2001年10月500米的解放路金街建成,它除了金元宝商厦和长虹商场等原有的商业建筑以外,又新建了滨海商贸大世界、芙蓉商厦、贻成时代金街、弘基大厦、盛和大厦和新百广场6座共12.76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业设施,就此奠定了其作为滨海新区第一商业中心的地位。从业态设置上来看,以百货、休闲服饰专卖店、专业卖场(超市、电器卖场)、轻餐饮为主。经过6年激烈竞争,包括金元宝几乎占据了金街的“半壁”,金元宝商厦、金元宝东方商厦、长虹商场、金元宝爱来无忧数码广场。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芙蓉商厦已被金元宝收购,只有天百弘基、中原百货还在与金元宝抗衡。
随着去年新生代广场、今年爱来无忧广场的开业,解放路商业圈已经拓展到了新华路,浓郁的商业氛围也愈加凸显。两大商业广场更侧重时尚的青年人。
洋货市场商圈——
环渤海商品集散地
洋货市场的地位几乎是与解放路商业街同等的。就在解放路商业街建成的第二年,由塘沽区政府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全长375米的洋货市场步行街,形成了以新洋市场为龙头,与隆洋、盛洋、鑫洋、金洋“五大洋”市场联动的格局,洋货市场成为环渤海地区著名的商品集散地。洋货商圈的客源分布于塘沽本土、天津市区以及北京、河北等地。有关数据显示,每年仅从北京等周边地区来的游客就超过200万人次。
以洋货市场为核心的周边区域,聚集了塘沽区1/3左右的人口。近年来,以洋货市场为核心的洋货商圈成长迅速,大五金商场、胜利宾馆的升级,华润超市、苏宁电器的进驻,以及众多家居商场的繁荣,使这一带的商业配套日益完善。易买得超市的进驻,“唐人街”的开幕,进一步扩充和提升了这里的商业能力。
第三大街商圈——
泰达消费核心
泰达商业起步就在短短的两年间,从单一为工业配套的餐饮逐步形成友谊名都、乐购、中心酒店、万丽酒店、博美园酒吧街以及“财富星座(查看地图)”“鸿泰千百汇”的陆续建成和开业,泰达三大街核心商圈才逐渐形成。这个商圈是财富星座为中心、辐射第三大街和黄海路范围的商业联合体。从业态看,起步区以服务流动人口的餐饮、娱乐、酒店为主,过渡区则注入了购物商场、超市、农贸城和菜市场等服务区内居民的内容,核心区则增加了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四星级酒店、专业酒吧群落。
泰达房产的工作人员杨佳玉在谈到财富星座时说,开发区尤其是第三大街的商业用地非常稀缺,财富星座的商业价值和市场潜力毋庸置疑。目前,财富星座一层招商已经基本完成,现在连财富星座后身商家开店都很火。三至五层办公空间的潜力还在进一步发掘。随着开发区的发展,相信会有更多的金融业、服务业选择财富星座。
市民广场商圈——
投资着眼未来
开发区第一大街的黄金地段、津滨轻轨市民广场车站兴建了一座融合吃、住、玩、游等娱乐项目的泰达市民文化广场(查看地图)。就广场的地点而言,它的西侧紧邻滨海新区的主干道南海路,向北面对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大厦,距离市内只有40分钟的轻轨车程。在市民文化广场周围还有泰达学院、泰达医院、泰达国际心血管医院、行政金融文化区以及目前正在规划中的泰达大剧院和大面积的生活区,都为这个“休闲商业平台”聚合了无限的消费潜能。在滨海经济中心战略东移的过程中,泰达市民文化广场不但抢先占据了开发区、保税区、塘沽区交集的腹地,而且通过日益完善的立体式快捷交通网络,其商业氛围还将向外延伸至汉沽、大港、东丽以及天津市城区东部等地区。
泰达市民文化广场不仅融合国际名流会所、五星级影院、风情酒吧街、假日酒店、溜冰场等餐饮娱乐项目,而且还有购物中心以及世界知名品牌名品店,选择来这里投资的商家更看重它未来的商机。
目前,市民广场开业1年多时间,主要定位白领及商业人士,日客流量远远不如塘沽商业圈和三大街商业圈。投资市民文化广场的商家表示,他们看重的是这里的未来。随着环渤海及滨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泰达市民文化广场凭借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商业基础优势、雄厚的商业群落、与世界接轨的业态形式,将会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
(每日新报 宋晓鹏 杜悦)